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成功几率大吗

劳动仲裁成功几率大吗

时间:2024.03.04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 阅读:1083人
律师解析:
劳动仲裁成功几率大不大,那得看你的运气和准备充分程度啦!就像你参加抽奖活动,总不能指望着一定能中大奖吧?
虽然成功率因人而异,但是只要你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那么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哦!毕竟法律是公正的,只要你站在正义的一方,就有可能赢得胜利。
所以说啊,小伙伴们可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哦,别到时候因为证据不足而吃亏。同时呢,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记住啦,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只要坚持到底,就有可能到达终点!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提出仲裁申请:员工应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申请仲裁的事实、理由和请求。仲裁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提出仲裁申请:员工应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申请仲裁的事实、理由和请求。仲裁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拖欠工资立案没有明确的金额门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雇主必须按月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雇主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社保和合同单位不一致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当劳动合同上的用人单位与实际缴纳社保的单位不一致时,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变更合同,确保按时缴纳社保。若用人单位拒绝,劳动者可向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浏览量:1406 2024-04-30
  • 一般劳动仲裁需要多久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仲裁通常在45个工作日内宣布结果,从受理申请之日起计算。复杂案件可延长,但不得超过15个自然日。逾期未裁决,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仲裁庭也可就明确事实先行裁决。

    浏览量:1007 2024-04-30
  • 劳动仲裁文书送达地址写谁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仲裁文书送达地址的确定:受送达人应亲自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劳动者自行填写,用人单位由接待人员填写。仲裁机构送达法律文书时,需附送达证明,并由受送达人签署或盖章确认收到。

    浏览量:950 2024-04-30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劳动仲裁不管社保问题怎么办

    1220人阅读

    若社保问题在劳动仲裁中被忽视,劳动者可采取以下对策:1.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监管确保雇主参与社保并按时缴费;2.向社保征收机构投诉,核实后有权要求公司补缴社保费,并可在必要时划拨;3.若社保中心未处理或用人单位无视决定,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 劳动仲裁裁决了对方不理睬怎么办

    1053人阅读

    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对方未履行义务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生效的调解书、裁决书,当事人须按期履行。一方未履行,另一方可向司法机关申请强制执行,需备齐裁决书原件、复印件及送达证明材料。尽量在裁决书生效后与当事人沟通,引导其依法履行,避免繁琐程序。协商不成或调解、仲裁失败,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 公司调岗员工不同意仲裁怎么赔偿

    1842人阅读

    若劳动合同已明确职位,用人单位变更需劳动者同意,否则视为违约。劳动者可凭工作证据申请仲裁。经济补偿按服务年限计算,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薪资;满六个月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则补偿半个月薪资。

  • 公司没有交社保劳动仲裁怎么赔付

    1716人阅读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提出解约,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一年工龄对应一个月工资。未办理社保登记的用人单位将受到社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的整改通知和罚款处罚。劳动者可要求补缴社保、支付双倍工资和赔偿。满一年工作可领失业保险金,加班未支付工资可保留证据申请仲裁。拖欠或克扣工资可要求足额支付和赔偿。如协商不成,可依法提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