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应该具备什么条款

劳动合同应该具备什么条款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9.15 · 1847人看过
导读: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劳动合同应该具备什么条款相关的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应该具备什么条款

一、劳动合同应该具备什么条款

劳动合同应该具备下列条款:用人单位的身份信息条款;劳动者的身份信息条款;劳动者的工作内容、时间和地点;工资和支付时间、方式;劳动合同的期限;以及试用期内的工资和试用期的期限等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二、劳动合同中的十个必备条款是什么

劳动合同中的十个必备条款如下: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10、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三、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有什么

劳动合同终止需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这种情况劳动者不再具备劳动合同意义上的主体资格,因此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这意味着劳动者作为自然人从主体上的消灭,所以劳动合同当然应当终止。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劳动合同应该具备什么条款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对于该问题如果还有其他疑问的话,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 2020.08.27 411次阅读
  • 劳动合同应该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2023-09-20 1279次阅读
  • 劳动合同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2023.03.05 1418次阅读
  • 2022.09.11 467次阅读
  • 一般建筑工程施工需具备的开工条件包括以下:文件、审批、方面:施工图经过审核(现在规定由具有审图资质的第三方企业审图)并加盖审图章;另外,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进行会审、交底,图纸会审纪录已经有关单位会签、盖章、并发给有关单位。
    2023-09-11 1069次阅读
  • 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仲裁申请书。2、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劳动者的,提交本人身份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提交劳动仲裁本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3、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关材料。
    2023.03.08 11162次阅读
  • 2021.02.26 10557次阅读
  • 规范的借条应具备如下内容: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4.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2023-09-02 1126次阅读
  • 劳动合同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2023.03.10 2090次阅读
  • 2021.03.30 492次阅读
  • 中介要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备案申请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有效身份证明、组织机构及章程、办公场所证明;2、具有规定数量的财产和注册资金证明;3、具有与其从事业务相应资质等级相适应的规定数量的4、专业人员资格证明并签订劳动合同;5、具备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3-09-11 889次阅读
  •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劳动合同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款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2023.03.23 1268次阅读
  • 2017.11.17 6次阅读
  • (一)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三)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四)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五)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
    2023-09-08 1491次阅读
  • 借条时千万要对书写的内容考虑清楚。一旦书写签章后,只要借条条约的内容没有违法的强制性规定,双方的协议即立生效成立,债务方就应当按协议约定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2023.03.07 414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 什么情形下可终止劳动合同?1、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2、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可以是原则性的;3、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4、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5、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等等。
    1307次阅读2023.10.04
  • 劳动合同到期什么情况下必须顺延?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病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等等。
    1156次阅读2023.10.04
  • 哪些情况下需要顺延劳动合同期限?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病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等等。
    1095次阅读2023.10.04
  • 工作未签订劳动合同予以二倍工资补偿,劳动者在入职后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一直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尽快签订,且成功一个月没有签订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更多关于工作9年未签合同怎补偿的问题,可以从下方文章中了解。
    1300次阅读2023.10.04
  • 工作一个月以上未签劳动合同应当赔偿双倍的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当中明确的规定,签订劳动关系是应当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仍然没有签订的这个时候需要支付双倍的工资作为赔偿。更多关于公司满一个月不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的问题,可以从下方文章中了解。
    1288次阅读2023.10.04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