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争议精选解答 > 法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怎么办理

法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怎么办理

时间:2024.09.13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 阅读:1100人
律师解析:
作为法人代表,在劳动报酬方面的恶意拖欠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同时也是对员工合法权益的严重侵害。
首先,在此类情况下,受侵害的员工可选择向地方劳动监察机构进行申诉,请求该部门展开深入全面的调查并妥善处理此案。
地方劳动监察机构拥有强制性的权限,可依法指令雇佣单位必须在指定时间内支付相应的工资款项,以确保员工的基本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其次,员工同样有权力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发起仲裁程序,通过公正且权威的仲裁程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倘若拖欠行为所涉及到的劳动报酬金额巨大,而经过有关行政部门进行的多次勒令支付仍未按照规定执行,那么这就有可能上升至构成刑事犯罪的层面,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单位拖欠加班工资的,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申诉、控告,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拖欠劳动报酬等争议的行政救济,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

1、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2、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

如果协商一致解除,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遭遇恶意欠薪,员工该怎么办

    钟玉琳律师

    一,是通过工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二,是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来解决;三,是有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来解决;四,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五,是求助社会、媒体的力量。

    播放量:1476 2022-06-07
  • 如何理解劳动争议调解

    钟玉琳律师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例如专业性的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等,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法律咨询、和解方式等的说明。

    播放量:1350 2022-06-07
  • 劳动争议向法院起诉前提条件是什么

    钟玉琳律师

    当事人提起劳动纠纷诉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

    播放量:831 2022-06-07
郭培员律师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

郭培员律师,办理了大量的刑事辩护、公司经营、劳动工伤、合同事务等纠纷案件,并担任多家公司的法律顾问,其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耐心负责的沟通方式,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 郭培员律师思维敏捷,法律专业知识娴熟,办案经验丰富,精通各种法律法规;熟悉各类公文、法律文本的书写;具有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和判断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擅长与人交往,有较好的团队精神。 郭培员律师办案认真,严谨,细致,为当事人争取合法利益,深得当事人好评。对当事人来说一个小案子可能就是一生的大案子,用专业、专心的态度服务好每一位委托人是本人服务宗旨。 由于工作时间繁忙,经常出庭、来往看守所等办案机关,不可能时刻盯在网上回复您的问题,如果问题紧急建议直接拨打电话,希望给您满意的回答!

咨询该律师
  • 劳务纠纷不接受调解怎么办

    1271人阅读

    若劳务纠纷不接受调解,有相应解决途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是处理纠纷的关键方式,裁决具法律效力。当事人要在时效内申请,备好相关证据,按程序陈述辩论。若对仲裁裁决不满,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起诉。过程中要留存证据材料,总之可通过仲裁、诉讼等法定途径解决纠纷。

  • 雇员重大过失追偿比例是多少合适

    1100人阅读

    在一般雇佣关系中,雇员因重大过失造成损失的追偿比例通常在70%-90%较为合适。具体比例需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要综合考虑雇主有无过错、雇员过错程度以及行业惯例等因素。若雇主管理有不足,追偿比例可能降低;雇员重大过失明显且雇主无明显过错,比例可接近90%。实际还需结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来明确。

  • 公司岗位撤销,调岗不接受可以吗

    1725人阅读

    企业内部岗位裁撤时,雇员有权对不适当或不公正的岗位调动表示质疑并拒绝。在薪资福利大幅减少、工作环境恶化、职能与原职相差大等不符职业道德和公平原则情况下,拒绝调动有法律依据。但若调动是企业正常运营所需,新职务条件合理,雇员无充分理由拒绝,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 个人和个人劳务纠纷如何解决

    1945人阅读

    当个人间出现劳务纠纷时,有多种解决办法。可先友好协商,双方坦诚交流,寻求合理且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协商无果可向劳务发生地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其会依法依规公正调解;调解不成可申请仲裁,仲裁裁决有法律效力;对仲裁不满可诉讼。过程中要保留劳务合同等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