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关系精选解答 > 工作3年未签劳动合同辞职是否有补偿金

工作3年未签劳动合同辞职是否有补偿金

时间:2024.03.01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关系 阅读:1301人
律师解析:
工作3年未签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经不能主张二倍工资,主张二倍工资的时效是一年,已经超过时效。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首先,要提出申请辞职的内容,开门见山让人一看便知。其次,申述提出申请的具体理由。最后,要提出自己提出辞职申请书的决心和个人的具体要求,希望领导解决的问题等。......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协商解除。......

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储余额除计发月数。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员工辞职,要通知用人单位吗

    钟玉琳律师

    员工辞职,是通知用人单位,而不是向用人单位“申请”辞职。所以,凡是员工辞职的,只要履行了提前预告义务,预告期满后,除双方协商一致外,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留下员工继续工作。同时,在预告期内,双方都有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任何一方在未得到对方同意的情况下都不得提前或延后解除劳动合同。

    播放量:1419 2022-06-07
  • 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有哪些

    钟玉琳律师

    用人单位必须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首先,是发生在工作期间;其次,是对象只能是职工。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3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的规定。

    播放量:1061 2022-06-07
  • 劳动仲裁中要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钟玉琳律师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播放量:1441 2022-06-07
李阳律师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

李阳律师,现执业于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是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实战派律师。 渡人如渡己,渡己亦渡人。耐心、细心、用心的去办理每一个案件,精准的把握当事人的需求,最大限度的维护其合法权益,这是李阳律师的执业理念。李阳律师常说,律师不应是完全的利益诉求者,而应当是社会道德的守护者,公平正义的建设者。 执业以来,李阳律师专注于刑事辩护、婚姻家庭、合同债权以及公司诉讼,担任多家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因专业、诚信的服务,赢得了众多朋友、客户的赞誉和好评。

咨询该律师
  • 非法雇佣童工罪怎么处罚

    1724人阅读

    非法雇佣童工者,将受到严厉处罚。雇主若违反劳动法规,雇佣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或危险工作,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金。若此行为导致事故或其他犯罪,将数罪并罚。

  • 员工离职不交接工作违法吗

    1558人阅读

    员工离职后未履行交接职责一般不构成违法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未履行交接职责,用人单位可暂缓支付经济补偿金,待劳动者履行完毕交接义务后再支付。但劳动者在离职时应当获得应得的薪资待遇,如用人单位未及时支付,劳动者有权要求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 如何证明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

    1112人阅读

    要证明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劳务关系的当事人地位平等,而劳动关系中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劳务合同形式无特殊要求,而劳动关系中除全日制用工外,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此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两种关系的判断。

  • 企业辞退员工需要本人鉴字吗

    1271人阅读

    企业在辞退员工时,宣布终止雇用的通知不必要求员工本人签字确认。这是企业单方面做出的法律约束性决定。通知的核心是告知,而非达成共识或签订协议。企业通常会选择直接送达、挂号信或媒体公告等方式确保员工接收通知。员工接收信息后,通知即生效,无需签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