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诉讼仲裁百科>办案流程百科 > 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

打官司的时候,当事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诉讼请求有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如果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些问题,律图小编将在下文一一为大家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9.13 348315人阅读
1

诉讼时效期间的种类

第一种:一般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第二种:最长诉讼时效,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二十年。

第三种:特殊诉讼时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五百九十四条 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2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该期间届满后,发生义务人可以拒绝履行其给付义务效果的法律制度。该制度有利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交易秩序和安全。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很多情况下,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受害人不一定能够马上知情。因此,在计算诉讼时效期间时,《民法典》采用了主观主义起算规则,即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三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但是应当注意,在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同时,民法典还规定了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即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3

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方法

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算。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查看全文 >>
4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发生特定的事由导致已经进行的诉讼期间归于无效,可以从头重新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5

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

诉讼时效期间延长情形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具体情形因案件不同、当事人的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情形,但其适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诉讼时效届满;

2、引起诉讼时效延长事由,由人民法院认定;

3、人民法院经过审查,认为确实属于正理由的,可以延长。

诉讼时效期间延长的具体期限是多少,由人民法院按客观情况决定。

查看全文 >>
6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就是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但是,即使债务的诉讼时效已届满,因债务人已作出同意履行的意思表示,债务的诉讼时效应当重新计算。

7

诉讼时效期间和除斥期间的主要区别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也可适用于请求权。

2、构成要件不同。诉讼时效须两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经过和权利继续不行使之事实状态;除斥期间只需一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经过。

3、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并不使不行使权利本身消灭,而只是消灭附着于其上的胜诉权;而除斥期间则使权利本身消灭。

4、期间起算点不同。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即权利人能行使权利之日起开始计算;而除斥期间自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5、期间是否可变不同。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可以中止、中断、延长;而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不能中止、中断、延长。

6、法院是否可依职权主动适用不同。诉讼时效之经过必须经享有时效利益之人为主张之后法院才可适用之;除斥期间之是否经过,法院应依职权主动调查而适用之。

查看全文 >>

诉讼时效期间相关百科

  • 强奸罪量刑

    强奸罪量刑

    说到强奸罪,大家普遍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对犯罪分子进行处罚,换句话说也就是强奸罪量刑是怎样的,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不是特别清楚,针对这个问题,律…

    2023.09.22 127075人阅读
  • 法医鉴定

    法医鉴定

    法医鉴定是司法程序中有关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运用医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与人身有关的活体、尸体及生物物证等的检验鉴定工作,从而取得…

    2023.09.22 416580人阅读
  • 缓刑的条件

    缓刑的条件

    缓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那么缓刑的条件有哪些,符合缓刑的条件规定有哪些,以及不适用缓刑的条件是什么呢,快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这些内容能…

    2023.09.22 50615人阅读

诉讼时效期间相关咨询

诉讼离婚诉讼费多少钱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代写离婚诉讼状的收费标准 解析: 1、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代写离婚诉讼状的收费标准。 2、当事人需要到当地的律师事务所咨询当地的收费标准。一般情况下,代写离婚诉讼状的收费标准是:200元到500左右。涉及到财产分割的,那么代写离婚诉讼状的收费会高一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诉讼离婚流程啥样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诉讼离婚流程有: 1、带齐当事人的身份证件、起诉状以及副本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庭立案; 2、人民法院审查通过的,予以立案; 3、人民法院依法对双方进行调解; 4、调解成功,制作调解书; 5、调解无效,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 6、在法庭进行审理后,由法院依法进行判决。

诉讼代表人能不能请律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对于公司我们大家都知道都会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叫做法人。法人是至关重要的存在的,因为公司方面中的任何的一些事务基本上都是要通过法人来解决的,而且任何的法律问题也是要找法人的。那么律师能否做《公司法》定代表人呢 根据《合伙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规定:合伙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不得从事其他任何经营性活动。律师在执业期间不应担任企业职务,参与企业的管理,从事经营性活动。所以,律师不能成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依照公司章程规定,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代表法人实施民事行为,并以法人的名义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签字人。担任法定代表人基本条件如下: 其一,必须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其二,必须是在公司担任董事长或执行董事、经理职务。 《合伙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四条 合伙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应当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在事故地做工伤鉴定有效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可以 解析: 可以。用人单位在住所地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劳动者在异地工作工伤工伤的,在参保地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照参保地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由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离婚协议中常见的无效约定,有没有法律规定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离婚协议中常见的无效约定 解析: 离婚协议中常见的无效约定: 1、约定在一定的期限内不得再婚。 2、限制生育的约定。 3、限定再婚后所生育子女的继承权。 4、处分他人的财产的约定。 5、约定子女抚育费至子女十八周岁以后。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4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