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社保纠纷 > 签了合同不交社保怎么赔偿

签了合同不交社保怎么赔偿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3 · 1840人看过
导读: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社保,劳动者有权催促补缴,并要求赔偿因未缴社保导致的损失,如医疗、生育、失业及退休养老保险等福利损失。严重情况下,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关系并索求经济补偿。 同时,可向社保经办部门举报,要求督促补缴。事先协议中不缴纳社保的约定无效,劳动者可要求赔偿,但需退还已领取的“社保补贴”。
签了合同不交社保怎么赔偿

一、签了合同不交社保怎么赔偿

若在签订合同时,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履行社保交纳之义务,那么作为劳动者,您有权做出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第一,催促用人单位进行社保补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之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有责任依照法规必须为雇员缴纳社保费用,如未能按时足额办理,则需向用人单位征收滞纳金,并且依法处以欠缴金额的一至三倍不等的行政处罚

第二,补偿因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而带来的损失。倘若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导致劳动者无法充分享受应得社保福利待遇,例如医疗保险损失、生育保险损失、失业保险损失以及退休养老保险损失等等,劳动者有权利向用人单位要求相应的赔偿。

最后,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及索求经济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当用人单位未依法尽到为劳动者交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义务时,劳动者有权终止与其签订的劳动契约,并向用人单位提出索取经济补偿的主张。对于这部分经济补偿,通常将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服务时间的长短、每满一年即付给劳动者每月工资的比例来计算得出。

此外,劳动者也可以向社保经办部门进行实名告发。若是用人单位存在未履行社保缴纳义务之处,劳动者有权向社保经办单位进行检举揭发,请求他们督促用人单位进行社保补缴,并借助社保机构的权威力量,使自身应得的社保权益得到有效保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事先协议中明确商定不由对方为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此种约定因其明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关条款的强制性要求,将会被判定为无效。在此情况下,凡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负担其未履行社会保险缴纳义务所造成的损失,用人单位均应对其予以赔偿。但在此之前,劳动者亦应对已依法领取的“社保补贴”全额归还给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签了合同不给合同怎么处理

签了合同不给合同的可以向另一方所要,如果因为对方不及时给合同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则会构成违约,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是签订劳动合同后单位不给合同的,也可以直接向单位索要,如果单位拒绝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签了合同不交社保怎么赔偿”,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社保纠纷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社保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社保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