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李琦—高级律师 回复:根据您描述的情况,如果同学确实存在造谣行为且已经对您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这可能涉及名誉权侵权问题。我国《民法典》第1024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具体分析: 1. 需要确认对方是否存在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 2. 这些言论是否确实降低了您的社会评价 3. 是否造成了实际的精神损害(如失眠、焦虑等)建议您: 1. 先收集保存相关证据(聊天记录、录音、证人证言等) 2. 可以尝试与对方沟通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 3. 如果情况严重,可以考虑通过学校或法律途径维权需要提醒的是,名誉权侵权认定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帮助,建议携带详细证据材料当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