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劳务合同工资是用人单位还是什么

劳务合同工资是用人单位还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5 · 1462人看过
导读:劳务合同薪酬应由用人单位承担。实际操作中,工资来源不同:若工资来自劳务公司,则用工单位先付给劳务派遣单位,再由其发放;若来自用人单位,则直接付给员工。这反映了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的报酬与在用人单位的劳动成果差异。其他因素也影响工资来源。
劳务合同工资是用人单位还是什么

一、劳务合同工资是用人单位还是什么

在实际操作中,工资来源于劳务公司和用人单位发放所呈现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资如果出自劳务公司,这意味着用工单位将会先把工资支付给劳务派遣单位,随后再有劳务派遣单位来进行具体的发放过程,而用人单位则是直接向员工支付薪资;

其次,工资来源于劳务公司,实际上反映的是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从事相关工作所得到的相应报酬,相比之下,用人单位所发放的工资则代表了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所获取到的劳动成果;

最后,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工资的来源产生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

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二、劳务合同工伤如何处理

1、劳务关系中受伤不能叫做工伤,只能叫人身损害,可以要求侵权方进行人身损害赔偿

2、工伤与劳务损害赔偿区别:

1、责任主体不同。工伤赔偿的主体是限定性的。我国劳动法第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是指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劳务损害赔偿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业,也可以个体经济组织。

2、主体之间关系不同。工伤保险的权利人和义务人之间必须有劳动关系,非劳动关系,不构成工伤。而一般人身损害赔偿不受劳动关系限制。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务合同工资是用人单位还是什么”,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