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拖欠工资5年了还能要回来吗

拖欠工资5年了还能要回来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5 · 1286人看过
导读:拖欠工资超过五年,劳动关系仍存,劳动者可尝试与雇主协商,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并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证据。若合同已结束,因仲裁时效已过,建议先尝试和解,因诉讼需先经劳动仲裁。
拖欠工资5年了还能要回来吗

一、拖欠工资5年了还能要回来吗

关于工资拖欠问题,假设此类情况已持续了超过五年,且在劳动关系仍然存在的前提下,劳动者可采取进一步措施来追偿薪酬。这些策略包括与雇主进行积极探讨,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正式申诉,以及向当地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举证。

然而,若劳动合同早已有效结束,建议优先考虑与用人单位进行和解商谈,原因是劳动仲裁时效期早已过期,而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任何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都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环节。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拖欠工资5年还能要的回吗

1、拖欠了5年的工资,劳动者若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拖欠工资5年了还能要回来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