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争议 > 劳动法关于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如何规定

劳动法关于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如何规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1 · 1715人看过
导读:劳动争议解决流程:争议主体先尝试协商;协商无果可请调解机构介入;调解失败则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此时若对仲裁结果仍持有异议,可依法向有权限审理此案的刑事法院提交诉讼请求。
劳动法关于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如何规定

一、劳动法关于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如何规定

关于劳动争议的解决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应由争议主体自行启动协商环节;若未能达成和解协议,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邀请具有资质的调解机构进行调解;如若调解失败,则需依照法定程序向专门的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此时若对仲裁结果仍持有异议,可依法向有权限审理此案的刑事法院提交诉讼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二、劳动法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标准

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标准: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动法关于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如何规定”,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争议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争议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争议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