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试用期没签合同离职有工资吗

试用期没签合同离职有工资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8 · 1358人看过
导读: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无论试用期劳动者是否留下,雇主都需支付工资。试用期工资不低于同等级别薪酬的80%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需每月准时以货币形式支付,离职当天应结算工资,包括各类工资收入和已付出但未结算的费用。未签劳动合同或约定不明确,按相关法规执行。未签劳动合同且员工辞职,员工有权离职当天领取所有工资。企业未履行职责,员工有权要求补偿或赔偿。
试用期没签合同离职有工资吗

一、试用期没签合同离职有工资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及《劳动法》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无論试用期间的劳动者是否决定留下,雇佣方都有责任履行薪资报酬义务。

具体而言,以下几点需注意:

首先是试用期工资支付的问题:

按照规定,试用期应供酬金额不得低于劳工所从事岗位同等级别薪酬的80%以上,同时还需保证这一薪资水平不低于当地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其次是工资支付日期方面:

被雇用对象的工资须采取货币方式每月准时支付,并且雇主禁止剥夺或怠于支付员工的合法工资收入。

至于离职当天的薪资结算问题,只要经过合法程序离职,那么在离开公司的那一天就应该进行薪资结算,其中应涵盖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工资等多种类型的工资收入,另外还要把已经付出但尚未到达的费用如期纳入进结算范围。

最后是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的处理办法:

如果劳资双方未能在试用期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在已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并未明确约定薪资标准,那麼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按照相应的标准予以执行。

若企业未能在一个月以内签定劳动合同,而员工选择辞职,则职工有权在离职当天领取到自己所有的工资。

转言之,无论试用期间是否签署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当劳动者决定离职时,都应该得到合理的薪资结算回报。

如果企业未能合法履行这个职责,员工是有权要求获得补偿或赔偿的。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自你上班之日起,与用人单位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只要你在正常工作时间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必须支付劳动报酬。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试用期没签合同被辞退是否有补偿

试用期没签合同被辞退是否有补偿视情况而定。

一、试用期不签合同的处罚规定如下:

1.如果员工不签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

2.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双倍工资是从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后的第一个月计算至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但最多不超过十一个月。

二、辞退劳动者的处罚规定如下:

如果是违法辞退的,应当按照经济补偿的两倍支付赔偿金,如果是合法辞退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因为劳动者的原因被辞退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赔偿金或者补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

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试用期没签合同离职有工资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