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 什么是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行为。

    查看详细>>
  •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

    所谓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金融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运动过程,各种机构和人员参与其间,因此必须形成一定的法律秩序,否则,混乱不堪的金融活动就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金融活动都是通过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来进行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担负着筹集融通资金、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调节社会总需求等重任,是联结国民经济的纽带,必须掌握在国家的宏观控制下。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根据《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银行法规的规定,设立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按照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由中国人民银行或者有关分行发给《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始得营业。凡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开业或者经营金融业务,构成犯罪的,以本罪论处。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相应刑罚。

    本罪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密切联系,研究确定彼罪时,要结合本罪的说明进行联系分析。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或过失都不能构成本罪。这就是说,行为人明知设立金融机构应当经过批准,擅自设立属于违法的行为,亦明知自己是在私自设立金融机构而仍决意设立之,并希望发生金融机构擅自设立成功的危害结果。至于设立的目的,则是为了牟取非法利润。如果设立后又从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进行集资诈骗等犯罪活动的,则又牵连触犯其他罪名,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这时,应按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择一重罪处罚。

    查看详细>>
  •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认定

    适用本罪应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有些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为了扩大业务,不向主管机关申报而擅自设立营业网点,增设分支机构,或者虽向主管机关申报,在主管机关未批准前就擅自设立分支机构进行营业活动,这些行为都是违法的,但是这种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行为与擅自设立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行为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因此,对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行为不能作为犯罪处理。

    查看详细>>
  •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量刑标准

    1、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查看详细>>
  •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立案标准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 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二) 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筹备组织的。

    查看详细>>
  •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四条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案(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一款)]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 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二) 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筹备组织的。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1-06 08:46:15

两车相撞交警几天立案

最近回复:

1、交警接到两车相撞事故报案后,应立即进行登记,这是保障后续处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24 小时内立案能确保事故处理的及时性。2、对于事故情况复杂的,如多人受伤、重大财产损失或逃逸等,立案时间可能延长,这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合理安排,以保证调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3、法律规定交警部门及时处理交通事故是为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若未按规定及时立案或处理,当事人可向上级交管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这为当事人提供了有效的救济途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对交通事故现场应当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性较强的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

2025-01-06 05:51:57

交警事故立案处理有时间吗

最近回复:

1、交警一般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若需检验、鉴定,应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2、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在互联网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需保密。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2025-01-05 15:38:22

冷库机的噪音扰民投诉解决不了,怎么办

最近回复:

你好,具体情况方便沟通

2025-01-05 15:29:51

网约车公司录用驾照不满三年的属于违法吗,想了解网约车司机驾照年限有啥法律规定?

最近回复:

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从事网约车服务的驾驶员,应当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 3 年以上驾驶经历。因此,网约车公司录用驾照不满三年的司机属于违法行为。我是安徽刘律师,以上回答希望能够帮到您,如需法律帮助,可以查看我的个人资料,电话或短信沟通。

2025-01-05 15:08:32

你好 我从支付宝租手机然后有人给我定金 我把手机快递给他然后结尾款 这种行为犯法吗

最近回复:

你好,可以去平台咨询具体情况

2025-01-05 14:22:56

同等责任,我母亲是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相撞,医药费花了3万,这怎么赔偿

最近回复:

在一万八的范围内对方全额赔偿,超过的按60%赔偿。

2025-01-05 14:13:10

恋爱诈骗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是什么,想了解恋爱诈骗立案后,追回损失的可能性有多大?

最近回复:

您好,可以电话跟你详细沟通一下。

2025-01-05 02:45:03

公司分立债务如何分担责任

最近回复:

1、公司分立时债务分担责任遵循的原则明确,分立前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这能保障债权人利益,防止公司逃避债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2、公司分立前应与债权人达成书面协议约定债务分担方式,未达协议或协议无效时,债权人有权要求分立后的各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3、若分立后的公司就债务分担有约定且经债权人认可,各公司应按约定分担债务。这体现了在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前提下,也尊重公司内部的约定。

2025-01-04 14:57:18

无效婚姻受害方已经死亡能立案吗,补充:您家律所在哪我去咨询行吗

最近回复:

您好,建议您到政府部门咨询了解最新政策解决处理。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