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补救

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补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0 · 1930人看过
导读:个人身份信息外泄风险应对措施:一、向公安机关、网络管理部门等举报泄露情况,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并记录备案;二、提醒亲友加强防范,避免信息被盗用或诈骗;三、寻求专业律师协助,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补救

一、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补救

若不幸遭遇个人身份信息外泄之风险,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补救:

首先,向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实名举报。

在发现自身个人信息已遭到泄露时,您有权向当地公安机关、互联网络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监管机构进行投诉和举报。

通过此次举报,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您个人合法权益免受侵害,同时也是对此次事件的实体记录与备案。

第二,劝告并提醒身边亲友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在个人身份信息遭受泄露之后,不法分子有可能利用这些信息盗取您的账户,甚至有可能对您的亲朋好友实施诈骗行为。

因此,及时提醒他们加强防范意识,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最后,寻求专业律师协助,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倘若您的个人重要信息不幸遗失,务必尽快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个人信息被泄露如何办

个人信息的处理要遵循法律的规定。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具体而言:

1、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必须征得他人的同意,但法律或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自然人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还应当征得其监护人的同意。如果是公安机关为了通缉犯罪嫌疑人等特殊情形,那么可以不经过同意就公布个人信息。

2、必须公开信息处理的规则。如互联网公司为精准推送采用大数据算法技术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应当公开。

3、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4、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如果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建议报警,要求侵权人承担侵害个人信息的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

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补救”,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人身侵权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人身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