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监护人必须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并依法律规定产生。
2022.04.24 388450人阅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具体意见(试行)》第十条规定,监护人的法定监护职责是: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5、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另外,我国法律对此进一步相关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
查看全文 >>监护人的设立即监护人的选任。对此,存在四种方式:
(一)法定监护
法定监护是指监护人直接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首先应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的,按顺序应由以下人员担任: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
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除此而外,经有关单位同意,精神病人的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责任,也可以担任监护人。
(二)指定监护
指定监护是指监护人由人民法院或其他有权指定监护人的单位、组织的指定而产生。
查看全文 >>一、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对未成年人设立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作为监护人。
3、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对精神病人设立的监护人。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角度来看,精神病人可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查看全文 >>一、离婚后孩子的监护人能变更吗?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因此在夫妻离婚后,孩子监护权的变更有四种情况:
(一)现有的监护人丧失了监护能力。例如,无生活来源,失去劳动能力,智力有障碍等。
(二)监护人不履行监护权,即监护人有能力但不履行监护的职责,如有经济能力,但不支付,对未成年人生活,学习,成长不管不问。
(三)监护人人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利的,虐待被监护人的……
查看全文 >>今天小编为你介绍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的有关知识,那么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内容规定,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有哪些内容,以及山东省二胎生…
云南省计划生育条例有哪些规定呢,包括云南省计划生育条例内容有哪些,云南省计划生育条例产假的规定,以及云南省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等,希望这些…
准生证是合法生育的前提,也是新生儿申请户口的证明材料之一,那么办理准生证规定有哪些,以及外地人如何办理准生证、生二胎如何办理准生证的注意事…
友情链接 热门城市 热门标签 城市推荐 区县推荐 推荐律师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