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保障 > 医疗期间合同到期怎么办

医疗期间合同到期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9.03 · 1838人看过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医疗期间合同到期怎么办问题带来帮助。
医疗期间合同到期怎么办

一、医疗期间合同到期怎么办

医疗期间员工合同到期,企业需要根据员工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工作不满五年的,医疗期为三个月,工作五到十年的医疗期为六个月。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二、医疗期内合同到期如何处理

职工临近劳动合同期满才发病,累计医疗期未满而劳动合同期已满,且需停工休息治疗的,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期满为止;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的,医疗终结之日即可终止劳动合同;对其中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不需停工休息治疗者,只要合同期满,便可终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合同到期但医疗期未到期应该如何办

合同期满时劳动者尚在医疗期的,用人单位不能终止双方劳动合同,应将合同期限延长至医疗期结束。

所谓劳动者的医疗期,是指依据原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时,根据其工龄情况,依法享有的停工治疗并发放病假工资的期间,而非劳动者治愈所实际需要的期间。

医疗期满,劳动合同终止,是否续签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决定。

1、当医疗期满时,员工治疗仍未结束,续签劳动合同的前提是员工可以履行新的劳动合同,但员工还在治疗当中,不可能履行新一期的劳动合同,所以这时公司可以选择不续签。

2、当医疗期满时,员工治疗结束,完全康复,这时劳动合同终止,是否续签劳动合同分不同情形而定。

(1)如果员工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且员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必须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如果员工不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公司有权利选择与其不续签劳动合同,但要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

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医疗期间合同到期怎么办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劳动保障相关

  • 2018.03.27 2023次阅读
  • 医疗期满合同到期可以按照下列方式进行处理:1、通常情况下应当依法续约合同;2、如果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3-09-07 810次阅读
  • 员工病假期间劳动合同到期,劳动合同期限依法顺延至医疗期结束。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第三条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2023.03.06 10257次阅读
  • 2020.09.25 440次阅读
  • 医疗期满合同到期可以按照下列方式进行处理:1、通常情况下应当依法续约合同;2、如果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3-09-17 838次阅读
  • 如果劳动合同期满,而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此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即当医疗期满后劳动合同即告终止。
    2023.03.01 4591次阅读
  • 2020.10.05 466次阅读
  • 医疗期满合同到期可以按照下列方式进行处理:1、通常情况下应当依法续约合同;2、如果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3-09-17 1124次阅读
  • 一般来说,医疗期间的话劳动合同到期的话用人单位是不可以和劳动者解除合同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即当医疗期满后劳动合同即告终止,前提是这个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并且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2023.03.03 3026次阅读
  • 2020.10.12 374次阅读
  • 合同期满时劳动者尚在医疗期的,用人单位不能终止双方劳动合同,应将合同期限延长至医疗期结束。所谓劳动者的医疗期,是指依据原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时,根据其工龄情况,依法享有的停工治疗并发放病假工资的期间,而非劳动者治愈所实际需要的期间。 医疗期满,劳动合同终止,是否续签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决定。
    2023-06-20 888次阅读
  • 根据劳动法规定,在医疗期内合同到期,劳动合同不能终止,而是自然续延(不是续签)至医疗期满为止,只有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劳动合同才可以因期满而自然终止。在劳动合同续延期间,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2023.03.13 11585次阅读
  • 2020.08.23 355次阅读
  • 合同期满时劳动者尚在医疗期的,用人单位不能终止双方劳动合同,应将合同期限延长至医疗期结束。所谓劳动者的医疗期,是指依据原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时,根据其工龄情况,依法享有的停工治疗并发放病假工资的期间,而非劳动者治愈所实际需要的期间。
    2023-09-03 1117次阅读
  • 病人在医疗期间发现有医疗过错的处理方式是:先和医院协商,如果医院拒不承认是医疗过错或者对医院给出的赔偿方案不满意可以申请进行医疗机构鉴定后起诉到人民法院。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2023.03.03 201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保障最新文章

  •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相关的法律规定。
    1140次阅读2023.09.22
  •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以下称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保障监察,适用本条例。
    7998次阅读2023.09.22
  • 岗位补贴标准为人民政府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120%,并随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而及时调整;对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除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外,由同级财政部门按相关规定增发适当的生活补助金。社会保险补贴标准为用人单位按规定比例为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和工伤保险费之和。
    475711次阅读2023.09.22
  • 凡要求按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人员,每月10日前向所在单位递交提前退休书面申请。所在单位或职工档案托管机构对个人提出的申请理由、工种岗位、具体从业期限及原始资料结合个人档案进行审核。所在单位或职工档案托管机构于每月20前将当月公示无异议的提前退休的名册及个人档案等。
    5715次阅读2023.09.22
  • 这个问题当然是合算的,只要不是间隔时间特别长,我们的亏损相对还是较小的,虽然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一定要补缴,因为补缴之后才能够享受国家的医保。不补缴我们会丧失一部分本该属于我们的优惠和政策补助。
    12064次阅读2023.09.22
遇到劳动保障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