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 报复陷害罪
  • 什么是报复陷害罪

    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查看详细>>
  • 报复陷害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侵害的对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行为人必须是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即违反有关规定,超出职权范围,假借公事名义,陷害他人,在这个意义上说,报复陷害行为是一种渎职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不可能滥用职权报复陷害他人的,如果实施了报复陷害行为,应根据其行为的性质和侵犯的客体,构成什么罪,就以什么罪论处。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报复陷害他人的目的。如果没有报复陷害的目的,而是由于政策水平不高,思想方法主观片面,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对事实未能查清等原因,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处理不当,致使其遭受损失的,属于工作上的失误,不构成犯罪。

    查看详细>>
  • 报复陷害罪认定

    1、本罪与一般打击报复行为的界限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实行打击报复,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可予批评教育,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纪律处分。但报复陷害,致使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者其他权利受到严重损害的、手段恶劣的、致人精神失常或自杀的、以及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以报复陷害罪论处。

    2、本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都有陷害他人的故意。

    其主要区别在于:

    (1)主体要件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则可以是任何公民;

    (2)犯罪目的不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他人,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则是意图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

    (3)犯罪手段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基于职务,滥用职权或假公济私,诬告陷害罪则不要求必须利用职权;

    (4)陷害的对象不同。报复陷害罪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而诬告陷害罪可以是任何干部和群众。

    3、本罪和打击报复证人罪的界限

    (1)犯罪客体不同。打击报复证人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公民依法作证的民主权利。证人,是案件得到合法、公正处理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有些案件特别是刑事案件,证人的作用尤为重要。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必然会导致证人不敢作证或推翻原来所作出的证言,从而破坏司法机关执法活动的进行。因此,本罪属于妨害司法罪之类。报复陷害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控告、申诉、批评、检举等民主权利,同时也妨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客观表现为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既可以是行为人利用手中职权,假公济私,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也可以是行为人没有利用职权而对证人采用恐吓、行凶、伤害等手段进行报复。打击报复证人罪侵害的对象只能是依法作证的证人。这里的证人是指知道的案件事实情况并向司法机关提供证词的人。报复陷害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行为人利用手中的职权,假公济私,对他人进行报复陷害的行为。其侵害的对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

    (3)主观方面不同。两罪的主观特征都表现为直接故意,但行为人具体的故意内容不同。打击报复证人罪的行为人出于报复证人的目的,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妨害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和侵害证人的合法权益,却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报复陷害罪的行为人则出于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的目的,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害上述人等的民主权利,妨害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却希望其结果的发生。

    (4)两者的主体要件不同。打击报复证人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构成本罪,行为人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的公民;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则为特殊主体,即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

    4、本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

    所谓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擅自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务,或者故意违法、违纪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与报复陷害罪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侵犯的客体不同。滥用职权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报复陷害罪侵害的客体则主要是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权、检举权等民主权利,同时也妨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2)客观方面不同。滥用职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滥用职权,并导致了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二个方面缺一不可。报复陷害罪的客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必须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他人进行报复陷害。其滥用职权的表现形式可能与滥用职权罪相同,但并不以造成重大损失为要件;报复陷害罪侵害的对象仅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滥用职权罪侵害的对象则既可是物,也可是人,被侵害的人没有身份限制。

    (3)主观方面不同。滥用职权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其故意的具体内容是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该结果的发生;报复陷害罪的行为人,则主观上具有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的目的,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上述人等的民主权利和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却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只有直接故意才能构成此罪。

    查看详细>>
  • 报复陷害罪量刑标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查看详细>>
  • 报复陷害罪立案标准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报复陷害,情节严重,导致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2、致使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其他合法权利受到严重损害的;

    3、其他报复陷害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查看详细>>
  • 报复陷害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致使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受到严重损害的;

    2.致人精神失常或者自杀的;

    3.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4-03-11 02:00:08

法院执行被执行人无钱,无房,无车又是外地人。法院回复没有办法。被执行人来电说我的钱都给我女儿和老婆你要钱就是没有

郁华僖律师

郁华僖律师 最近回复:

可以委托代理执行,申请查询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银行存、取款记录,对其采取拘留措施等,需要帮忙和我电话联系

2024-03-11 01:43:52

驾驶证酒驾满六个月,科目一考试过了等待考试成绩复核是什么意思

杨雷兵律师

杨雷兵律师 最近回复:

在驾驶证因酒驾被暂扣六个月的情况下,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通过了科目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考试,考试成绩显示“复核中”通常意味着:1. **成绩核查阶段**:考试成绩公布后,交管部门会对考试成绩进行复核,这是为了确保考试成绩准确无误,避免出现计分错误或者系统故障等情况。在这个阶段,虽然考试可能已经通过,但成绩尚未得到正式确认。2. **流程环节**:考试成绩复核是整个解除暂扣驾驶证流程中的一个步骤,只有在成绩复核通过后,才会进入下一阶段,即待暂扣期满后前往指定地点办理恢复驾驶资格的相关手续。因此,驾驶人在考试合格后看到“复核中”的状态时,应当耐心等待交管部门的最终确认通知。一旦成绩复核完毕且确认通过,按照相关程序,在暂扣期满后携带所需材料到交管部门办理后续手续,即可申请恢复驾驶资格。

2024-03-10 23:44:06

持刀故意伤害他人判刑几年

陈兴烨律师

陈兴烨律师 最近回复:

轻伤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3-10 20:14:04

醉驾怎么吊销驾驶证怎么恢复

甘国静律师

甘国静律师 最近回复:

5年后重考驾驶证就行

2024-03-10 19:51:24

交通肇事的民事赔偿过去 13 年了,受害人家属又起诉法院会不会拍卖房子

郭庆友律师

郭庆友律师 最近回复:

你好你好你好你好你好你好你好你好你好你好

2024-03-10 18:06:53

你好!我轻伤二级签谅解书赔偿医药费两万,现在对方有报复行为,我要怎么办?谢谢

张祺律师

张祺律师 最近回复:

积极取证,如果有任何冲突,立即报警。

2024-03-10 17:10:59

忘记申诉强制执行可以恢复吗

孙翡阳律师

孙翡阳律师 最近回复:

忘记申诉强制执行可以恢复吗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