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劳动纠纷专题 > 工资福利专题 > 绩效工资有争议如何处理

绩效工资有争议如何处理

绩效工资有争议如何处理
对于每一位的劳动者而言,凭借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得报酬是一件开心的事。而每每员工去公司面试,最关心的一个核心就是公司对于员工的工资水平和员工福利待遇。现在的福利待遇指企业为了保留和激励员工,福利是非现金形式的报酬,而津贴是以现金形式固定发放的。工资的及时发放以及福利的保障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最为有效的方法。
2024-04-28 10:30:09 已帮助2799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绩效工资有争议如何处理
针对因索求薪酬而引发的劳动矛盾纠纷,劳动者在劳动合约存续期间向仲裁机构发起仲裁请求是不受仲裁时效约束的;
然而,若劳动合约已经解除,则必须自劳动合约断绝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相关诉求。
针对此类案件,我们所设定的仲裁时效期长为一年,由当事人已知悉或应知晓自己权益受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债权诉讼的有效期为三年,即自责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损及需要承担责任之日起开始计时。
但如果权利人因损害遭受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再予以保护,在极特殊的情况下可申请适当延长。
诉讼时效期自权利人已知悉或应知悉自己权益受损以及责任人之日起进行计算。
若法律另有明文规定,则按照相应规定执行。
然而,权利人因其权益受损之际已过二十年之久,人民法院将无法给予保护,除非存在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斟酌决定是否给予延期。
对于保障债权的范围:
主要涵盖债权人享有的全部主债权。《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