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行政诉讼法关于送达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行政诉讼法关于送达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1 · 1928人看过
导读:在行政诉讼中,送达行为可采用多种方式,如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委托送达和转交送达等。然而,无论哪种方式,都应优先考虑直接送达,因为它通常最为高效和直接。当直接送达不可行时,才考虑其他方式作为补充。这种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范来确定,以确保法律文书的及时、准确送达。
行政诉讼法关于送达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一、行政诉讼法关于送达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在行政诉讼环节中,送达行为的具体执行方式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委托送达以及转交送达等诸多手段。

然而,无论何种方式进行送达,直接送达都应当作为最优先原则得到采用并且适用于大部分情况。

若因实际情形或法律规范限制无法实现直接送达,则可以选择使用上述提到的其他送达方式予以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七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二、行政诉讼法的追诉时效是多长时间

诉讼时效期应当综合考虑根据案件的情况进行分析,不同的案件有不同的情形。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如果告知相对人或者其他组织诉讼权利和诉讼期限的,诉讼期限应当从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诉讼权或者诉讼期限日起开始计算。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15日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如果涉及到不知道行政内容的,尤其是不动产诉讼案件的,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不超过二十年,其他类型的案件不超过五年,法律规定公民不知道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内容的,其诉讼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内容之日起计算。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行政诉讼法关于送达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行政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行政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