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行政诉讼二十年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行政诉讼二十年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1 · 1341人看过
导读:行政诉讼的二十年期限指最长诉讼时效。对于由不动产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如果从行政行为做出之日算起,当事人逾期逾越二十年之久才向管辖法院提出的诉讼请求,法院将不再予以审理考虑。
行政诉讼二十年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一、行政诉讼二十年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行政诉讼方面所规定的二十年期限,实际上指的即是最长诉讼时效这个层面。

针对由不动产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来说,如果从行政行为做出之日算起,当事人逾期逾越二十年之久才向管辖法院提出的诉讼请求,法院将不再予以审理考虑。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行政诉讼二审审理期限如何

行政诉讼的二审审限,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行政诉讼二十年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什么”,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行政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行政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