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如何计算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如何计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9 · 1169人看过
导读: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主张双倍工资。自入职第二个月起至一年内,用人单位应支付双倍工资,上限为11个月,计算基础为正常工作时间的月工资标准。若满一年仍未签署,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关系,不再支付双倍工资。HR入职可能不享有此权利。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如何计算

一、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如何计算

在面临未签署劳动合同时,正确理解并运用双倍工资的法律依据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之一。

关于如何正确计算双倍工资,其主要计算方法如下所述:

从劳动者初始入职日起,用人单位应当在一个月之内与劳动者正式签约,若未能按时签署,则自第二个月起至一年以内的时间段内,劳动者有权向用人单位主张未签署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的双倍工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双倍工资的上限为11个月,也就是说额外支付的一倍工资并非原工资的两倍,而是基于正常工作时间的月工资标准所确定。

并且,双倍工资的计算基础应该以双方商定的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为准,或者在无法明确确定时,可以参照实际执行的工资标准进行核算。

此外,双倍工资的计算周期应划分为自然月。

将各个期间内的工资总额累加以得到双倍工资差额的总数额。

最后,若是劳动者入职已满一年仍然尚未签署劳动合同的话,这被视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已经缔结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关系

此时,无需再支付双倍工资。

不过要特别强调的是,当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HR)入职时,他们可能不享有双倍工资的权利,因为HR的主要职能便是代表用人单位负责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事宜。

除此之外,劳动者在确认自己是否能够追讨全额11个月的赔偿金时,需要了解当地的相关法规,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二、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没签劳动合同,如果单位不承认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证据认定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打卡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如何计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