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渎职罪 > 徇私枉法罪
  • 什么是徇私枉法罪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查看详细>>
  • 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司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人民、打击敌人、制裁犯罪和保护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职能。司法工作人员,手中握有执法权,依法享有侦查、预审、逮捕、起诉、审判的权力。

    2、客观要件

    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所谓徇私、徇情枉法,是指出于个人目的,为了私利私情而故意歪曲事实,违背法律,作错误裁判。

    3、主体要件

    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员中从事侦查、检察、审判工作的人员。包括公安、国安、监狱、军队保卫部门、人民检察院中的侦查人员(包括铁路运输检察院、林业检察院等专门检察院的检察人员)、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非上述机关人员或者虽为上述机关中的工作人员但不负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一般不能成为该罪主体,构成该罪的必是共同犯罪。

    4、主观要件

    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该罪。犯罪的目的是放纵罪犯或者冤枉无罪的人,动机是徇私、徇情,其具体表现多种多样。

    查看详细>>
  • 如何认定徇私枉法罪

    一、徇私枉法罪的既遂与未遂

    该罪属于行为犯,即司法工作人员只要对明知是无罪的人实施了足以使他受到追诉的行为,或者对明知是有罪的人实施了足以使其不受到追诉的行为,或者实施了违背事实私法律的裁判完成了全部法定行为,无论上述行为是否达到目的,均为该罪既遂。若司法工作人员在实施徇私枉法、徇情枉法行为的过程中,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如被他人发现检举,或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首,或者行为人工作发生变动而未能继续完成法定行为,其已经实施的行为又不足以达到徇私枉法、徇情枉法的目的,为该罪未遂。

    二、徇私枉法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

    (一)犯罪的主体不同。前者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而后者主体为一般主体。

    (二)犯罪的客体不同。前者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后者虽然也妨害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但主要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权利。

    (三)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前者表现为利用职权使无罪的人受到追诉或者使有罪的人不受到追诉,其行为一定与职务活动有关;而后者行为人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加以告发。它与行为人是否担任职务或担任何种职务无关。如果司法工作人员不是利用职务之便,而是捏造犯罪事实诬告陷害他人,则不能构成徇私枉法罪,而只能以诬告陷害罪论处。

    三、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区别

    (一)主体不同。前者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即特殊主体;而后者为一般主体,即只要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构成。

    (二)犯罪手段不同。前者的包庇手段,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办案活动实现包庇罪犯的目的。而后者通过作假证明、帮助毁灭罪迹、隐藏或毁灭罪证等手段实现包庇行为,不要求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包庇。

    (三)犯罪发生的时间不同。前者的包庇行为,一般发生在判决之前。如果司法工作人员在判决生效之后,实施舞弊行为,放走罪犯使其逃脱惩罚的,则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而后者实施包庇行为,可以在行为人犯罪后的任何阶段实施,既可能在侦查、预审、起诉、审判阶段实施,也可能在判决之后实施。

    查看详细>>
  • 徇私枉法罪的量刑标准

    1、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以上行为的,同时又构成受贿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查看详细>>
  • 徇私枉法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对明知是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其他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的;

    (2)对明知是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的;

    (3)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故意使罪重的人受较轻的追诉,或者使罪轻的人受较重的追诉的;

    (4)在立案后,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应当采取强制措施而不采取强制措施,或者虽然采取强制措施,但中断侦查或者超过法定期限不采取任何措施,实际放任不管,以及违法撤销、变更强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脱离司法机关侦控的;

    (5)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判决、裁定,即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的;

    (6)其他徇私枉法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查看详细>>
  • 徇私枉法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实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二、渎职犯罪案件

    (五)枉法追诉、裁判案(第399条)

    枉法追诉、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询私枉法、彻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 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对明知是无罪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背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进行立案、侦查 (含采取强制措施)、起诉、审判的;

    2、对明知是有罪的人,即对明知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背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侦查(含采取强制措施)、起诉、审判的;

    3、在立案后,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应该采取强制措施而不采取强制措施,或者虽然采取强制措施,但无正当理由中断侦查或者超过法定期限不采取任何措施,实际放任不管,以及违法撤销、变更强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脱离司法机关侦控的;

    4、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判决、裁定,即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的;

    5、其他枉法追诉、不追诉、枉法裁判行为。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1-10 14:03:11

盗窃私人财产1000元物品如何定罪?

最近回复:

请问一下,盗窃者与被盗者是何种关系,是否认识如何实施的盗窃

2025-01-09 00:57:49

想了解,在私立学校读了两年,想转公立学校,可以转到公立学校吗?

最近回复:

一般情况下,在私立学校读了两年是可以转到公立学校的,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并办理相关手续

2025-01-08 09:29:17

催收用私人手机号发短信

最近回复:

你好 我是银川卓建律师事务所陈鹏举律师

2025-01-07 15:32:43

隐私照片被别人录屏

最近回复:

隐私照片被别人录屏,别人使用了吗

2025-01-07 15:20:54

自己的隐私照 被别人录屏了

最近回复:

你好,这里是天津东方(岳阳)律师事务所。

2025-01-07 14:50:30

打架斗殴私了是否合法?

最近回复:

要看打架斗殴什么程度?双方有没有人受伤,受伤的情况?如果有人轻伤,就上升到刑事了,还要看大家都有的场所,是不是在公众场所?有没有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2025-01-07 14:34:04

私人住宅打麻将警察把门撞开犯法吗?

最近回复:

警察在没有合法搜查证或紧急情况下破门进入私人住宅是违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的规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此罪的,从重处罚。此外,《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也规定了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在私人住宅内打麻将,如果是亲属之间进行的娱乐活动且不以营利为目的,一般不构成赌博。但如果涉及较大金额的赌博行为,可能会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的相关规定。警察在接到相关举报后,需要依法进行调查和处理,但在没有合法搜查证或紧急情况下破门进入私人住宅是不合法的。

2025-01-07 01:57:22

工伤私了一次性赔偿怎么算

最近回复:

工伤私了一次性赔偿计算涉及多因素,需综合考量以确保赔偿合理。1. 伤残等级是关键。需经劳动能力鉴定确定,它直接决定赔偿标准,等级不同,赔偿差异较大。2. 医疗费按实际支出计算,凭相关票据确定具体金额。3. 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待遇发放,时长依实际停工情况而定。4.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确定月数,如十级伤残为7个月本人工资。5. 若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各地标准不一,受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等影响。为保障双方权益,私了时应参考法定赔偿标准确定合理金额,且签订书面协议,防止后续产生纠纷。

2025-01-05 15:24:15

威胁我在发一点隐私照片如果不发就把之前的发在网上

最近回复:

报警处理,这种构成敲诈勒索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