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扰乱公共秩序罪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 什么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查看详细>>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构成要件

    (一)主体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但只有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的首要分子,即扰乱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才构成本罪。一般的参与者,不构成犯罪。

    (二)主观方面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行为人通常通过聚众扰乱的方式对有关方面特别是政府施加压力,迫使解决有关问题,以实现个人目的。行为人的要求是否正当,一般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但可以作为量刑时的参考。

    (三)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者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顺利地出入、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规则。“公共场所”,是指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对外开放,能为不特定的多数人随意出入、停留、使用的场所,主要有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等;本罪中的“其他公共场所”,主要是指礼堂、公共食堂、游泳池、浴池、农村集市等。“交通秩序”,是指交通工具与行人在交通线路上安全顺利通行的规则。

    (四)客观方面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具体而言,是指在公共场所和交通线上,聚众哄闹、静坐示威、堵塞交通、拦截火车、汽车、电车、轮船;聚众封锁交通要道、车站、码头;强占交通指挥设施;围攻、殴打国家治安管理人员,阻碍交通民警指挥交通等。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的行为,而且是必须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且达到了情节严重。如果聚众哄闹,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经治安管理人员劝阻后,马上散去,并无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就不构成犯罪。因此,本罪与非罪的界限,就是要看行为人是否抗拒治安人员执行职务达到情节严重的行为。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行为:

    (1)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者聚众堵塞交通、破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聚众扰乱”,是指纠集多人以各种方法对公共场所秩序进行干扰和捣乱,主要是故意在公共场所聚众起哄闹事;“聚众堵塞交通、破坏交通秩序”,是指纠集多人堵塞交通使行使车辆、行人不能通过,或者故意违反交通规则,破坏正常的交通秩序,影响顺利通行和通行安全的行为。

    (2)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即抗拒、阻碍治安民警、交通民警和其他依法执行治安管理职务的工作人员依法去维护公共场所秩序或者交通秩序的行为。上述两种行为都是构成本罪的要件,缺一不可。

    根据法律规定,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指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人数多或者时间长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公私财物重大损失的;影响或者行为手段恶劣的,等等。

    查看详细>>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认定

    1、罪与非罪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构成本罪,要求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三个条件同时具备,且行为人必须是首要分子。缺少其中的一项,情节较轻,或者属于一般参与者,则属于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构成本罪。

    2、此罪与彼罪

    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

    两者的相同点:

    从客观方面看,两者的扰乱行为都是聚众进行的;主观上,都是出于故意,而且都以某种借口,意图通过聚众扰乱活动来对有关部门施加压力,以实现自己的某种要求,情节要求上,都要求“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

    两者的主要区别:

    一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场所不同。本罪发生在车站、码头、公园、运动场、展览会、影剧院等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等人员集结和通行的地方;而扰乱社会秩序罪发生的场所一般在机关、单位、团体的门前、院内。

    二是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同。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共场所秩或者交通秩序;而扰乱社会秩序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机关、单位团体的生产、工作、营业和教学、科研的秩序。

    三是对犯罪主体的具体要求不同。本罪的主体仅限于首要分子;而扰乱社会秩序罪的主体则即有首要分子,又有其他积极参加者。

    查看详细>>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量刑标准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查看详细>>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立案标准

    有下列行为之一,并且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

    (一)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

    (二)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

    (三)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查看详细>>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九条第五款占领公共场所、拦截车辆行人或者聚众堵塞交通,严重破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1-05 22:24:20

工人受工伤,怎么走工伤保险程序

最近回复:

工伤认定及待遇享受有明确的流程和规定。1. 申请环节: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特殊情况可延长;若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申请时要提供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2. 认定环节:社保行政部门受理后调查核实,通常60日内作出认定决定。3. 鉴定环节:认定工伤后,职工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一般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4. 待遇环节:根据鉴定结果,职工从工伤保险基金享受相应待遇,如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则由其按规定支付相关待遇。建议用人单位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并缴纳工伤保险,职工要注意保留相关材料,按规定流程维护自身权益。

2025-01-05 15:50:27

我在学校被造黄谣了可以走法律程序吗

最近回复:

可以的 建议诉讼处理

2025-01-05 15:38:22

冷库机的噪音扰民投诉解决不了,怎么办

最近回复:

你好,具体情况方便沟通

2025-01-05 15:07:10

醉驾取保候审程序

最近回复:

具体情况说明一下,才能判断

2025-01-05 03:39:34

涉外婚姻离婚要走哪些程序才能离婚

最近回复:

涉外婚姻离婚程序较为复杂,涉及不同情形。1. 协议离婚方面: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后,需共同前往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准备材料至关重要,如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以及双方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等,确保材料齐全、真实有效,以便顺利办理离婚登记手续。2. 诉讼离婚方面:当一方不同意离婚或者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上存在争议时,就需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是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特殊情况如被告不在国内居住等则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法院会依据中国法律及国际私法规则审理,对婚姻关系解除、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作出裁决。建议在涉外婚姻离婚时,提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准备好必要材料,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

2025-01-04 15:17:01

犯聚众淫乱罪 现在逮捕在看守所

最近回复:

需要委托律师为您进行刑事辩护吗?

2025-01-03 14:26:50

想了解,夫妻共同财产执行程序

最近回复:

你好,关于你的问题我们可以帮忙解决流程

2025-01-03 14:00:49

你好,单位员工下班员工聚餐导致员工喝酒死亡的

最近回复:

单位员工下班聚餐导致员工喝酒死亡,一般按以下情况确定责任及处理: 责任认定 - 员工自身责任:如果员工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身酒量及饮酒过量的风险应有清晰认识,若因自身过量饮酒导致死亡,通常应承担主要责任。- 组织者责任:若单位或聚餐组织者未在员工大量饮酒时及时提醒和劝阻,或在员工醉倒后未及时送医救助,未尽到安全保障和注意义务,存在一定过错,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一般在10%-20%左右。- 共同饮酒者责任:如果无法证明共同饮酒者存在“攀酒”“不当劝酒”等行为,在实践中,共同饮酒者一般不会承担民事责任,但有时法院也会基于人道主义原则,判决共同饮酒者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 赔偿标准 - 丧葬费:一般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确定。 处理流程 - 死亡员工家属应及时报警并保留现场证据,如聚餐现场照片、视频、饮酒器具、证人联系方式等。- 与单位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协商,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并给予赔偿,协商过程中可进行录音录像。- 若协商不成,家属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单位、组织者及有过错的共同饮酒者承担赔偿责任,诉讼中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各方过错及损失情况。- 在诉讼过程中,可申请法院对案件进行调解,争取达成赔偿协议。若调解不成,法院将依法判决。

2025-01-02 15:00:54

你好,我后妈捏造谣言,我的坏话,她乱说帮了我很多钱,我要起诉她

最近回复:

你好,请保持电话畅通,稍后与你联系!!!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