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签订劳动合同必须双倍工资吗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若用人单位有充分证据证明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原因所致,比如劳动者拒绝签订,那么单位无需支付双倍工资。
另外,超过一年未签合同,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就不存在双倍工资的说法了。
所以,没签订劳动合同不一定必须支付双倍工资,要具体看未签合同的原因、时长等因素综合判定。
二、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支付有期限限制吗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支付有期限限制。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此二倍工资差额受一年仲裁时效限制。例如,劳动者2023年1月1日入职,单位未签合同,从2023年2月1日起可主张了双倍工资,至2023年12月31日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劳动者1月1日才申请仲裁,可能部分月份双倍工资已过仲裁时效。所以,主张了双倍工资要及时,以免权益受损。
三、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时效如何计算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时效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适用一年仲裁时效。
计算起点分两种情况。若劳动关系存续,时效从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结束之次日开始计算。比如入职后一直未签合同,满一年当日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从该日次日起算时效。
若劳动关系已终止,从终止之日起算。比如员工离职后,开始计算一年时效。需注意,各地司法实践中对于时效计算可能存在差异。在时效内,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主张未签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从用工次月起最多可主张十一个月。超过时效,可能会面临仲裁或法院不予支持的风险。
在探讨没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必须双倍工资时,除了核心问题本身,还有一些相关情况值得关注。其一,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是从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开始计算,最长支付十一个月。其二,如果是劳动者故意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及时终止劳动关系的,无需支付双倍工资。这说明没签订劳动合同获得双倍工资并非绝对情况。你是否遇到了没签劳动合同的情况呢?若对于双倍工资的计算方式、主张流程等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精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