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法关于自离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关于自离的规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1 · 1796人看过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未明确规定“自动离职”,但试用期员工若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或营私舞弊,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关于自离的规定

一、劳动合同法关于自离的规定

我国的《劳动合同法》中并未有直接涉及“自动离职”的相关条款。

然而,对于处于试用期阶段的员工,若经证实其无法满足岗位所需的基本条件、擅自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过于冒失导致公司利益受到极大损失或者将公家事务视为己任、谋取私利,那么基于以上情况,用人单位有权解除与该名员工的正式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劳动合同法规旷工几天解除劳动合同

旷工一般是指员工未经单位同意,无正当理由不到岗的行为,员工无端旷工可能给用人单位造成比较大的损失,特别是一些关键的岗位,又无法及时找到替代员工的,可能会给单位造成更大的损失。

对于员工旷工多久,用人单位可以将其开除,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天数,用人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自行制定规章制度进行合理规定。在实务中,通行的标准是以旷工3天作为可解雇的尺度。只要企业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员工连续旷工3天可解雇,且该规章制度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已告知员工,法院基本上会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当遵守相应的程序,内容要经过民主协商、不违反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制定后要向劳动者送达或有效公示;如果确实做不到完整的制定程序,至少应保证规章制度的内容不违法,还要依法进行了公示或送达,这样即使有些程序上的瑕疵,一般在实务中也会采信这种规章制度。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动合同法关于自离的规定”,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未明确规定“自动离职”,但试用期员工若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或营私舞弊,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2024-03-29 1144次阅读
  • 2023.03.01 1827次阅读
  • 1、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4-02-25 1003次阅读
  • 2023.03.13 9192次阅读
  •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九条: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第十条: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2024-02-29 1425次阅读
  • 2023.03.06 1912次阅读
  • 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没有定义迟到、早退。只有明确病假,事假等假期的工资计算方法。公司可以依据自己制定的规章执行处罚措施,但是处罚数额不得超过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且处罚后剩余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2024-03-03 1298次阅读
  • 2023.06.07 1697次阅读
  • 1、目前国家规定的产假时间为:《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2、另外,各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规定晚婚晚育假期的。
    2024-02-23 971次阅读
  • 2023.03.08 366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