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到期时生病如何办?

劳动合同到期时生病如何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2 · 1604人看过
导读: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劳动合同到期时生病如何办?相关的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到期时生病如何办?

一、劳动合同到期时生病如何办?

劳动合同期满如果有生病的情况,劳动合同延续到生病好了。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二、员工终止劳动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1、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一方在合同期限届满时,强迫对方续订合同。企业劳动合同期满即行终止,不存在任何附带条件。确定是因生产或工作的需要,可以续订合同,但必须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任何一方无权强迫另一方续订合同。否则,所续订的合同是无效的,续订行为本身也是违法的;

2、合同到期后,双方当事人即不办理续订合同手续,也不终止合同,继续保持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源于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淡薄。保持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往往会给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带来损害,因为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3、双方当事人在办理续订手续时不合法或不完备。比如,合同期限届满后,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协商,不经劳动者签字,而是由他人代为办理。通过这种方式续订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劳动者一方一旦不承认续订合同的有效性,或采取不辞而别的行为,企业的损失无从追究。

劳动合同到期时员工处于生病期间,需要顺延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是否是在合法的范围内解除的,如果是用人单位强迫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给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金,该经济补偿金是由员工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决定的。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劳动合同到期时生病如何办?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 424次阅读
  • 劳动者生病不影响劳动合同效力,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在非职业病的规定医疗期内或者患职业病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通过无过失性辞退和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同。非职业病的,劳动合同在医疗期间终止的,应当续延至医疗期满时终止;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同样不能终止劳动合同,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后劳动者可以解除,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2024-02-21 1106次阅读
  • 2023.03.08 3691次阅读
  • 432次阅读
  • 生病后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解除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
    2024-02-29 864次阅读
  • 2023.03.24 1619次阅读
  • 402次阅读
  • 劳动者生病不影响劳动合同效力,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在非职业病的规定医疗期内或者患职业病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通过无过失性辞退和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同。非职业病的,劳动合同在医疗期间终止的,应当续延至医疗期满时终止;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同样不能终止劳动合同,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后劳动者可以解除,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2024-02-19 1222次阅读
  • 2023.03.23 1513次阅读
  • 318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