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补偿金的标准是什么?

劳动合同补偿金的标准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8 · 4325人看过
导读:劳动合同补偿金的标准是:根据员工在单位工作的实际年限以及月平均工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双方也需要针对经济补偿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协商,协商无效的可以向劳动局申请仲裁。
劳动合同补偿金的标准是什么?

一、劳动合同补偿金的标准是什么?

劳动合同补偿金的标准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劳动合同解除的种类有哪些?

1.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规定实体、程序上的限定条件,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内容、形式、程序不违反法律禁止性、强制性规定即可。若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也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具体又可以分为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

(1)预告解除

概念:即劳动者履行预告程序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两种情形:

(一)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即时解除:

注意: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甚至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刻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这种属于即时解除中可以立即解除且不用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的情形。

注意:对于劳动者可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上述情形,劳动者无须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概要: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用人单位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主要包括过错性辞退、非过错性辞退、经济性裁员三种情形。

员工如果在合同规定的期限之内并且没有过错没有违反任何的规则的,单位单方面提出解除合同属于违法的行为,需要按照我国的相关要求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赔偿。员工的工作年限越长,月平均工资越高,可以获得的赔偿金额越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在《劳动合同法中》有明确的规定: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4-03-18 1315次阅读
  • 2023.06.16 1901次阅读
  •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满一年,按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4-02-19 1468次阅读
  • 2023.03.12 2800次阅读
  • 1、经济补偿金按员工在该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2、员工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要按一年的标准计算。3、员工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4、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员工应得工资,按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
    2024-02-19 841次阅读
  • 2023.03.08 7775次阅读
  • 失业补偿金标准由国家规定,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但不低于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具体金额由地方政府决定。例如,上海失业者前12个月每月获2055元,之后为1644元或1420元;山东则按最低工资90%发放。领取条件包括缴纳满一年失业保险、非自愿失业和完成失业登记。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根据缴纳时间可领取3-24个月不等的失业金。
    2024-03-24 1434次阅读
  • 2023.03.07 36485次阅读
  • 失业补偿金通常介于最低工资与最低生活保障之间,具体金额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以上海为例,首次领取失业保险金者前12个月每月2055元,后12个月每月1644元。山东则按最低工资标准的90%发放。申请条件包括缴纳至少1年失业保险费、非个人原因离职并已登记失业和寻找新工作。缴款年限影响领取期限,最多24个月。请注意,《失业保险条例》规定最长领取期限为24个月。
    2024-03-16 978次阅读
  • 2023.03.11 1402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