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劳动法规定迟到怎么扣钱

劳动法规定迟到怎么扣钱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1 · 2336人看过
导读:《劳动合同法》及配套法规未明确规定员工迟到惩罚,但允许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各单位可制定措施,如迟到员工可被扣除不超过当月工资20%的款项,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扣款具体金额可能因迟到时长、工资水平等因素而异,需员工同意。罚款不得超过基本工资的20%。
劳动法规定迟到怎么扣钱

一、劳动法规定迟到怎么扣钱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与其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之中,并未确立对员工迟到行为进行惩罚的明确规定。

然而政府授予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自行制定和完善相关内部规章制度的权限。

因此,各个单位有权绕开法律进行自我约束,推出一系列处理措施,包括但不仅限于对员工迟到早退行为的规范。

具体而言,如果任何一名员工发生迟到现象,雇主有权在其薪水中予以扣除部分款项,当然,这一部分的比例应限制在当月工资总额的20%以内。

若扣除后的实际收入已少于当地月度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有责任按照该最低标准予以支付。

至于究竟应该如何设置具体的扣款金额,可能会因迟到时长、员工工资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而有所区别。

譬如说,若用人单位与员工所签订的劳工合同规定是固定工资形式,那么员工迟到就相当于削减了他们的实际工作时间,因此对于那些未被利用的工作份额,可以视为无需支付该部分薪酬,从原先设定的固定工资中扣除即可。

在另一种情形下,如所约定的是基础工资加上业绩提成,则需从基本工资中扣除2000元除以21.75天再除以8小时的数额。

此外,由于迟到来影响个人业绩得分,进而相应地降低了绩效奖金,雇主也可以采用实施绩效评估的方式,将员工的出勤状况纳入考量范围之内。

如此一来,便可通过扣减相应的绩效工资来实现有效的管理。

总的来讲,雇主在应对员工迟到问题时,必须确保全体员工均充分理解并同意考勤及罚款政策,同时落实的罚款额最高不应超出基本工资的20%。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二、劳动法规定工资发放时间最迟什么时候

具体发工资的日期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动法规定迟到怎么扣钱”,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