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活跃律师
1月
16
1月
15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无论是民事、行政还是刑事诉讼,都有法定的办案期限,超过期限的可以投诉。 公安机关对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在犯罪嫌疑人没有被拘留或没被批准逮捕之前,法律没有规定相应的期限。如果嫌疑人被刑事拘留,最长时限为37天如果被批准逮捕,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为2个月。案情复杂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如果是交通不便地区、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等可经省级检察院批准再延长二个月。对于可能判十年以上刑罚的嫌疑人,经省级检察院批准再延长二个月。在公安阶段的时间一般是二个半月到三个月左右,最长是八个月。审查阶段一般是一个月,重大复杂的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认可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补充侦查后,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的期限。即:一般是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最长会达到五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丈夫贷款无钱偿还,不会抓妻子坐牢。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该由夫妻共同偿还。为取得夫妻共同财产产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妻子有责任与丈夫共同偿还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妻子并不会因为丈夫欠债而被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由欠债人自己承担的。 1、借款人与担保人超过还款期限未履行的,债权人可以提讼,要求偿还借款及相应的利息。 2、借款人与担保人确实无能力履行生效判决的,不构成犯罪,不会坐牢。但如果有能力或者部分能力履行判决而拒不履行,则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被减刑坐牢。 《刑法》 第三百一十二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书之后,书以某一罪名之后,经开庭审理,通过举证证明的犯罪事实,不符合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反而符合刑法规定的另一个罪名,就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应当确定的罪名对被告依法作出判决。不一定非要按照检察院指控的罪名,的这种做法是有法律依据的。<br />《宪法》第一百三十一条<br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判权,不受、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开小吃店一个月以上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会被处罚。 2、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事餐饮经营活动不是一定会被处罚。 第一,如果你被工商局检查时发现或者被举报,有的地方是先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或者是限期办照通知书),如果你在规定期限内仍然没有办理办理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他们将对你进行处罚;有的地方是直接对你进行立案调查,最后进行处罚。因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不是食品安全法和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规定的必经程序。 第二,如果你在经营过程中没有被举报或者被工商执法人员检查发现,就不会被处罚。
你好 刑事案件 建议其家人及时委托律师会见 认真了解整个案件的具体经过以及了解其对侦查机关的供述等;尽可能能找到“所有”对他进行有利的事实和情节,及时与承办人有理、有据、有力地沟通,并提交法律意见等具体工作,争取作罪轻的辩护,有需要可电联。
你好,离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双方都同意离婚,对孩子抚养、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共同债务分担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订离婚协议书,双方签字后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即可;另一种方式就是协议不成向法院起诉离婚,建议委托律师介入, 争取共同财产与孩子抚养权 ,如需帮助可以电话联系
无证驾驶超标电动车,按无证驾驶处罚。<br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无证驾驶和被视为无证驾驶的可能有以下五种情形: 1、没有驾驶证的; 2、未经考试,非法取得驾驶证的; 3、驾驶证被注销、吊销的; 4、不符合驾驶条件(年龄和健康状况),非法取得驾驶证的; 5、驾驶证已超过有效期的。扩展资料:案例11月16日起,根据菏泽市超标电动三轮车、四轮车进行第二阶段治理工作安排,公安交警部门将对在禁行区域内行驶的超标电动车依法予以处罚。为严格超标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通行管理,改善道路交通环境,菏泽市于10月16日至2020年年底开展超标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禁行第二阶段治理工作。第二阶段治理分两步进行:公安交警部门将加强巡逻管控,对在禁行区域内行驶的超标电动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10月16日至11月15日,依法扣留车辆;11月16日起,依法予以处罚。11月16日起,对于电动三轮车无证驾驶的,处以200元罚款;电动四轮车无证驾驶的,处以500元罚款。电动三轮、四轮车无号牌上路行驶的,处以200元罚款,有驾驶证的,扣12分。对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暴力抗法和扰乱、办公及社会秩序等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对被扣留的车辆,30日内不按规定接受处理的,依法予以处置。
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司法实践中作为取保候审保证人的往往是被取保候审人的亲朋好友或与被取保人有着特定的关系,他们在履行保证责任时,可以对被取保人行为加以约束。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规定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抢劫罪中需要注意的是: 抢劫赌资、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的,以抢劫罪定罪。但是,行为人仅以其所输赌资或所赢赌债为抢劫对象,一般不以抢劫罪论处。 为个人使用,抢劫其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财产,一般不以抢劫罪论处;教唆或者伙同他人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劫取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可按抢劫罪论处; 3、14-16周岁的人强拿硬要少量物品,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可不认为构成抢劫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 入户抢劫的; (二)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 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 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 持枪抢劫的; (八) 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需要男方出具户口簿才可以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以山西省为例,根据《山西省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第六十八条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申请投靠迁移: (一)父母投靠其成年子女的,不受年龄限制; (二)未婚子女、离异子女投靠父母的; (三)夫妻投靠的,不受婚龄限制。第六十九条公民申请投靠迁移,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投靠人和被投靠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二)被投靠人的房屋产权证或宅基地使用权证; (三)家庭成员身份及相互关系证明; (四)夫妻投靠的需提供结婚证,未婚子女投靠父母的需提供未婚证明,离异子女投靠父母的需提供离婚证或者判决书。 (五)农村地区的投靠迁移需提供乡级人民政府和村委会出具的同意接收证明。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是犯罪构成中的主观要件之一。即故意心理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故意犯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抱着希望或放任的态度。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认为是故意犯罪。希望结果的发生和放任结果的发生,这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刑法理论上,前者称直接故意犯罪,后者称间接故意犯罪。故意犯罪的心理状态,就是指犯罪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它具肓综合性、持续性、情境性、独特性和外露性的特点。
王丽侠团队 2分钟前接洽了一条医疗纠纷领域的问题
王丽侠团队 4分钟前接洽了一条婚姻家庭领域的问题
汪世玉律师 4分钟前接洽了一条婚姻家庭领域的问题
律图南阳律师 2分钟前接洽了一条婚姻家庭领域的问题
王丽侠团队 1分钟前接洽了一条工伤赔偿领域的问题
王丽侠团队 1分钟前接洽了一条债权债务领域的问题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2021-0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 法发〔2010〕60号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
查看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998年5月9日,中华人民
查看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告 《最高人民法
查看全文 >>严格三重认证
207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0万注册律师
5000万咨询数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