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赔偿 > 合同欺诈是民事还是刑事追偿

合同欺诈是民事还是刑事追偿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8 · 1174人看过
导读:合同诈骗罪属刑事犯罪,犯罪主体可为个人或团体,不限于特定职业或群体,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关等均可成为犯罪单位。因此,合同诈骗涉及的不仅是民事法律,更触及刑事法律层面。
合同欺诈是民事还是刑事追偿

一、合同欺诈是民事还是刑事追偿

是民事还是刑事

合同诈骗罪,是一种明确归类为刑事犯罪范畴的犯罪行为。

不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有可能成为该罪行的实施者。

对于犯罪个体,他们的身份并非特定职业或特定群体,而是广泛意义上的一般公民;

然而,凡涉及此项罪名的组织或实体,无论是企业、社会团体甚至政府机关等,都可以被视为犯罪单位。

因此,合同诈骗罪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民事法律问题,而已经上升到了触及刑事法律层面的高度。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欺诈是怎么规定的

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合同欺诈是民事还是刑事追偿”,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赔偿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赔偿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赔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