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停薪留职的条件

停薪留职的条件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9 · 1234人看过
导读:停薪留职的必要条件包括:职工因工伤或职业病需暂停工作治疗时,可申请停薪留职;期满后伤势严重或复杂可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停薪留职期间享受工伤医疗待遇;重伤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用人单位需承担照顾费用;国企正式员工经管理层批准可申请停薪留职,期限不超过两年。
停薪留职的条件

一、停薪留职的条件

符合停薪留职相关要求的主要情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当职工因为工作过程中受到意外的伤害或者是在从业期间出现了具有职业病特征的病情,需要暂时停止目前的工作负担,进行医学治疗与休养,这时候就可以向所在的用人单位提出停薪留职的申请;二是在停薪留职期满后,由于伤势依然严重或状况较为复杂,经过市辖区级别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进行确认,可适度地延长停薪留职的期限,但是延长的期限也不应多于12个月;三是如果工伤职工程度过了停薪留职期,还无法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那么他们仍然有权享受到标准的工伤医疗待遇;四是若是伤势过于严重,导致日常生活都无法自理的,他们在停薪留职期间需要有人照顾,这笔开支将由他们所服务的用人单位来承担;五是对于一些相对稳定的职业,如国家企业的正式员工在获得用人单位管理层的批准之后,可以提交文件形式的申请报告,并签订停薪留职协议书,同时将这份协议上报给管理部门以及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备案,只不过,这样的停薪留职活动一般来说不能也不能超过两年的期限;

最后就是当这类员工选择从事其他有收入的工作时,在法理上都应该按照每月的时间规律向原单位缴纳社会保障金,缴纳金额通常不应低于他们过去标准工资的百分比达到了原有的20%以上。

上述的条件仅适用于特定情境之下以职工身份提出的停薪留职申请,至于实际情况可能会因为地区差异及用人单位规定的不同有所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二、停薪留职的原因有哪些

停薪留职的原因有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等。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停薪留职协议,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义务。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停薪留职的条件”,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 451次阅读
  • 停薪留职的必要条件包括:职工因工伤或职业病需暂停工作治疗时,可申请停薪留职;期满后伤势严重或复杂可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停薪留职期间享受工伤医疗待遇;重伤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用人单位需承担照顾费用;国企正式员工经管理层批准可申请停薪留职,期限不超过两年。
    2024-04-15 1054次阅读
  • 2023.03.10 22834次阅读
  • 331次阅读
  • 教育工作者停薪留职的相关规定如下:事业单位专技职员若打算离岗创业,需向单位提交书面申请,经单位同意后,可保留人事关系三年。若领衔创办科技创新型企业,可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停薪留职期间,需与所在部门保持联系,每年书面报告工作状况。逾期三个月未缴纳应付款项,不得参与年度绩效考核;逾期半年未支付,视为自动辞职。请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人事关系正常延续。
    2024-03-16 1494次阅读
  • 2023.03.08 5809次阅读
  • 344次阅读
  • 停薪留职需满足条件:员工因病或意外需停工治疗,需书面申请并得到单位批准。双方签订协议并报备,期间员工享原待遇,但期限不超12个月。员工需缴纳相关保险金以计工龄。
    2024-04-16 1054次阅读
  • 2023.03.06 3630次阅读
  • 34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