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争议 > 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依据是什么

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依据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9 · 1909人看过
导读: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主要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及《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办法》,同时考虑《就业促进法》和《失业保险条例》等。涉及工资待遇时,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规定。此外,还需遵循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禁止雇佣童工等法律原则,以及《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条文。
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依据是什么

一、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依据是什么

在处理多种类型的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时所适用的法律依据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我国的基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配套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此外,还需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与之相关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办法》。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失业保险条例》这样与就业和失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当涉及到劳动者工资待遇问题时,《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而对于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禁止雇佣童工这两个庄严的法律原则,也需要严格遵循。

在行文方面还不应遗漏《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这些重要的法律条文。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七)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八)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二、劳动监察大队和申请仲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的区别:

1、法律行为不同。劳动监察属于行政执法,作出劳动监察处理决定是劳动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

2、工作职责不同。劳动监察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是依照法定的行政职权主动进行,不需要相关人提出请求。

3、法律地位不同。在劳动监察过程中,劳动行政部门同接受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之间是行政管理关系。

4、法律后果不同。在劳动监察过程中,劳动监督机关一经作出处理决定,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立即执行。

5、执法手段不同。劳动监察既包括事后矫正,也包括事前预防;而劳动仲裁则属于事后矫正。

6、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确保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两者不仅不排斥,而且可以通过相互配合起互相补充的作用。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依据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争议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争议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争议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