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股权精选解答 > 股利怎么算

股利怎么算

时间:2024.05.16 标签: 公司经营 股权 阅读:967人
律师解析:
依据实际经营状况,上市企业有权选择向股东支付现金股利或者股票股利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进行利润分配,亦可将二者结合运用。
现金股利通常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股东,称为派发股息或派息;
而股票股利则通过发行新股票的方式回报股东,红利表现为股票的形式,因此又被称为赠送红股或赠股。
在进行股票分红之后,多数情况下会执行除权操作。
那何谓除权处理?举例来说,假设某家上市企业实施的分红方案采用的是每持有一股赠送一股的比例方式,那分红完成后,股东持有了一千股的股份便会增至两千股。
然而,为了确保整体价值恒定不变,将会对股价进行调整,平滑至原先的二分之一水平。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除权参考价格=(股权登记日总市值+配股总数×配股价-派现金总额)/除权后总股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
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公司股权分配比例标准通常是根据股东的出资额、公司章程的约定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确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分配比例可以由股东协商确定,并在公司章程中予以明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公司股权分配比例标准通常是根据股东的出资额、公司章程的约定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确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分配比例可以由股东协商确定,并在公司章程中予以明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股权转让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转让的流程、公司的类型、股权转让协议的条款、审批程序等。1.股权转让协议的签订:双方达成转让意向后,需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2.内部决......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职务侵占罪的股票有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职务侵占罪中,“股票”常指公司雇员利用职权,非法侵占并处置单位所有权凭证,如公司股份、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及普通股等,以实现个人非法利益。具体股票类别需结合案件详情和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判断。这种行为严重损害公司利益,法律将予以严惩。

    浏览量:892 2024-05-26
  • 股东滥用职权提供担保需要注意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为避免股东滥用职权违规担保,公司需遵循内部规章制度,决策权由董事会或股东会共同行使,遵循决策程序和权限范围。如公司章程对投资或担保总额有限制,决策机构不得违反。股东或实控人需信用担保时,须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严格审议批准。

    浏览量:1107 2024-05-24
  • 股东大会可以解雇股东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股东作为企业的投资者和贡献者,通过投入资本获得股东身份,享有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权力。股东与企业之间是投资合作关系,非雇佣关系。除非自愿合法转让、担保措施或自然人股东去世/法人股东破产等法定情形,股东资格不应被剥夺。股东只要依法持股并是股东大会成员,他人无权“辞退”。

    浏览量:1473 2024-05-23
  • 隐名股东怎样才能确认为公司股东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无效,且不能保护此种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利。

    播放量:1201 2022-06-15
  • 隐名股东如何确认股东资格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因违反《民法典》的规定被认定无效。

    播放量:1034 2022-06-15
  • 隐名股东有哪些权利

    彭彦林律师

    隐名股东,是指处于特定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等法律文件中并不显现其名字的投资人,对应的是显名股东。显名股东实际上是隐名股东的代持人,显名股东在公司的权利实际效果都归于隐名股东。因隐名股东为实际出资人,根据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投资收益应当归隐名股东所有。

    播放量:455 2022-06-09
  • 股权纠纷判决书一般多久下来

    1244人阅读

    涉及股权争议的诉讼案件,从起诉到最终裁决生效,一般需要3到6个月。但具体时间取决于审判机关所采取的审理程序。复杂案件可能采用普通程序审理,此时若六个月内未作出裁决,审判期限可依法延长。因此,具体审限并非固定,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对于涉及股权争议的当事人来说,需耐心等待,并积极配合审判机关的工作,以确保案件能够公正、高效地得到解决。

  • 变更股权构成职务侵占罪吗

    1622人阅读

    如果未获授权擅自更动公司股权结构,构成权力滥用,涉案人可能会被视为职务侵占罪。根据法律,涉及较大财产数额的罪犯,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而涉及巨额财产的犯罪者,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能被没收个人财产。

  • 股权能否善意取得

    1230人阅读

    股权善意取得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能的,如股权人无处分权、合理价格转让、完成登记等。受让人需善意且无重大过失。此制度旨在增强股权流动性,保护受让人权益,实现特定法律效果。成功取得股权后,会产生相应的债法效应。

  • 股份转让别人拖着不给钱能起诉吗

    1668人阅读

    在股份转让过程中,如果受让方拖欠款项,可以通过诉讼追偿。股权转让协议是一份合同,股权转让是合同项下的债务履行。处理纠纷时,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综合考量。在司法实践中,应优先适用商业法律规则,对于民商事法律规则无法涵盖的部分,可适当参考适用民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