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资福利精选解答 > 离职补偿金的n怎么算

离职补偿金的n怎么算

时间:2024.03.02 标签: 劳动纠纷 工资福利 阅读:1214人
律师解析:
这是指离职补偿的时候计算的工作年限。离职补偿金的基准数额是过去一年的月平均工资。补偿年限n的计算方法是指每满12个月向劳动者多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金。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算为一年。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在计算补偿金的时候,算为半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拖欠农民工工资应该找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进行投诉。 2、单位不按期或者不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解决,以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员工被辞退,补偿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

被开除没签劳动合同工资应该立即结算。没签劳动合同的,也不影响工资的获得,理由是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只要劳动者已经在用人单位进行了劳动,创造了经济效益,用人单位就应该支付工......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谁来缴纳

    钟玉琳律师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谁来缴纳。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播放量:1397 2022-06-15
  • 关于未婚生育有产假工资吗

    胡静律师

    有的。可以拿着孕检证明等等的有效材料跟公司申请。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播放量:1392 2022-06-07
  • 招用童工要会受到哪些处罚

    钟玉琳律师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作属于招用童工;招用单位构成非法用工,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处罚,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逾期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播放量:1457 2022-06-07
刘学勤律师

浙江富奥律师事务所

刘学勤律师,男,汉族,法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法律工作,现为浙江富奥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同时是杭州市权益保障部门的值班律师、杭州市滨江区婚姻与家庭传承委员会委员,联系电话:18868196843。另外刘学勤律师在执业期间办理较多的工伤案件以及交通事故等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婚姻家庭继承纠纷、债权债务纠纷、刑事辩护等各种类型的诉讼与非诉业务。本人待人耐心真诚,理论功底扎实,工作认真负责,成功代理了多起民事诉讼纠纷案件和刑事案件,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法以专业、勤勉以敬业,本人在承办案件过程中,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每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咨询该律师
  • 企业退休补发工资时间规定是什么

    1937人阅读

    《关于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规定,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本年度养老金调整后,应获得之前月份(如1-6月)增加的养老金。为确保及时发放,预计7月开始发放。部分省市可能延迟至7月初公布详细规则,届时增涨的养老金将在8或9月陆续发放给退休人员。

  • 做临时工工时不满工期扣差价合法吗

    1288人阅读

    该行为与法律规范不符。在劳动合同期限内,雇主扣除雇员酬金,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明文规定。劳动者可采取两种合法途径维权:一是向当地劳动监察机构投诉,二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者应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确保个人劳动成果得到合理回报。

  • 辞职多久发工资

    1160人阅读

    根据相关法规和行业规定,离职员工的当月薪资应在离职后满一个月自然月及时发放。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并按约定数额支付工资。如遇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用人单位应提前至最近工作日支付。对于采用周、日、小时薪酬体系的公司,应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工资,或按周期有序发放。

  • 辞职当月工资什么时候发放

    1310人阅读

    法律规定,员工离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约后立即支付其薪资。但实际操作中,许多公司选择在固定发薪日支付离职员工当月薪水,以避免财务复杂性。这样的做法仍符合法律规定,只要确保在解约后尽快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