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劳动仲裁之后一直不执行会怎么样

劳动仲裁之后一直不执行会怎么样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6.10 · 1880人看过
导读:劳动仲裁裁决后,若一方不执行,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查询被执行人包括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在内的财产情况,采取冻结存款、划拨钱款、拍卖变卖财产等执行措施。有能力履行却拒绝履行,会被拘留、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将被追究刑责。此外,还会损害信用记录,总之,不执行会受法律制裁。
劳动仲裁之后一直不执行会怎么样

一、劳动仲裁之后一直不执行会怎么样

1.劳动仲裁裁决后,若一方不执行,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仔细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像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都在其查询范围内。

2.接着,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执行措施,比如冻结存款、划拨钱款,以及拍卖、变卖财产等。要是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却拒绝履行,法院可能会对其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手段。

3.倘若情节较为严重,还可能构成犯罪,届时法院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且,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还会损害被执行人的信用记录,给其日后生活和经营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4.总之,劳动仲裁裁决具备法律效力,不执行就会遭受法律的制裁,承担相应的后果。

二、劳动仲裁不执行,申请人可通过哪些法律途径维权

若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被申请人不执行,申请人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维权: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人可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时需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的仲裁裁决书等材料。

其次,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等执行措施。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责任。

总之,通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能借助司法强制力保障仲裁裁决得以执行,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

三、劳动仲裁不执行,可通过哪些法律途径解决

若劳动仲裁生效后一方不执行,另一方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需提交书面申请执行书及相关材料,如仲裁裁决书等,申请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即两年内。法院受理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立案后,法院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期间履行义务。若被执行人仍不履行,法院有权采取查询、冻结、划拨其存款,扣留、提取其收入等强制执行措施。若情节严重,被执行人可能会被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当我们探讨劳动仲裁之后一直不执行会怎么样时,其影响不容小觑。首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及时得到保障,应得的工资赔偿等可能长期无法兑现。其次,这种不执行行为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而且,不执行方还可能面临一系列后果,比如被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包括冻结账户、查封财产等。如果因劳动仲裁不执行导致你生活受到影响,或者对后续可能出现的情况感到担忧,别再纠结。对于劳动仲裁不执行后的救济途径强制执行流程等问题,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助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网站地图
更多

劳动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