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劳动仲裁过时可以提起诉讼吗

劳动仲裁过时可以提起诉讼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9 · 1590人看过
导读:错过劳动仲裁时效,仍可通过诉讼维权。误过仲裁时效意味着劳动者失去仲裁“胜裁权”,但不影响“胜诉权”。超过仲裁期限,劳动者可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时效一般延长至两年,保障劳动权利。
劳动仲裁过时可以提起诉讼吗

一、劳动仲裁过时可以提起诉讼

倘若错过了劳动仲裁的法定时效期限,仍有机会提起诉讼。

需要明确的是,误过仲裁时效仅仅是意味着劳动者丧失了通过仲裁程序维护自身权益的“胜裁权”,并不影响他们享有“胜诉权”。

即使超过仲裁的法定期限,劳动者仍然有权针对该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此之后,透过诉讼程序,一般情况下劳动者所享有的劳动权利的诉讼时效将会被延长至两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二、劳动仲裁过程中风险要注意的有哪些

1、违反诚实信用行为的风险。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提出自己的主张。

2、申诉人申诉主体不明的风险。

3、仲裁请求不当的风险。劳动争议仲裁一般按不告不理处理。

4、逾期改变仲裁请求的风险。当事人增加、变更仲裁请求,或者提出反诉,应当在劳动仲裁委员会指定或许可的期限内提出,超过时限的,仲裁委将不予受理。

5、超过仲裁时效的风险。当事人提出仲裁要求,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6、举证不能的风险。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义务。

7、不按时到庭参加仲裁活动的风险。当事人收到开庭通知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对申诉人按撤诉处理,对被诉人可以缺席裁决。

8、仲裁申诉材料提交不当的风险。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动仲裁过时可以提起诉讼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