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9 · 1461人看过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自愿离婚需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受理。协议应载明双方自愿离婚及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事项协商一致。申请受理后30天内,任何一方不愿离婚可撤回申请。30天期满未撤回,需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一、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若夫妻双方达成一致共识,决定选择离婚途径来解决彼此间的纠纷问题,则需签订书面形式的离婚协议,同时需亲自前往婚姻登记部门进行正式的离婚申请办理手续。

该份协议中应详细记录下双方均出于自愿的意愿离婚,并且对于孩子抚养权、财产分配以及债务处理等相关事宜进行了充分深入的交流与协商,以达到予以妥善处理的目的。

从婚姻登记处接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算起,30天内的任何一个时间节点,倘若有一方当事人并不愿意配合完成离婚程序,可直接向婚姻登记部门提交撤回离婚登记申请的请求。

超过这一时限后的第30日,双方当事人需重新亲自前往婚姻登记部门,再次提出颁发离婚证书的申请;若未能在此时间段内向婚姻登记部门提出申请,则会被认定为自动放弃已提出的离婚登记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离婚冷静期】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二、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为多长时间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

  • 375次阅读
  • 前置。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发生后,超过一年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仲裁机构可能不受理申请,劳动仲裁不受理的,劳动者可以向法院起诉。
    2024-02-19 1358次阅读
  • 2023.03.07 8010次阅读
  • 385次阅读
  • 劳动争议适用仲裁前置。根据相关规定,劳动争议案件需要先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024-03-03 1024次阅读
  • 2023.03.03 6484次阅读
  • 474次阅读
  • 无须仲裁前置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有欠条作为证据且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用人单位原因导致无法享受社保待遇要求赔偿损失纠纷;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有给付义务的调解协议生效后,企业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给付义务;其他。
    2024-02-28 1202次阅读
  • 2023.03.11 8437次阅读
  • 469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