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法律规定应如何操作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法律规定应如何操作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8 · 1609人看过
导读:劳动合同解除多因非人为因素中断法律关系,包括法定和约定解除。终止情形包括合同期满、约定条件达成、雇主破产等。劳动者退休、离职、死亡或无法履行合同三个月以上,以及职业病、工伤导致部分劳动能力丧失并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均可终止合同。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法律规定应如何操作

一、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法律规定应如何操作

当劳动合同尚未全面履行之际,因为种种非人为因素而必须中断劳动法律关系的行为即为劳动合同解除

根据现行法规,劳动合同解除主要有法定及约定两大类。

法定解除方式多种多样,而约定解除所需遵循具体方式因相关法律依据而异。

具体来说,雇主和员工双方可协商同意终止劳动合同

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是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其次是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得以实现;

再者是雇主破产、解散或被撤销;

此外,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离职、死亡等情况下,劳动合同亦可终止;

最后,若劳动合同当事人实际已无法履行劳动合同长达三个月以上,则该劳动合同亦可终止。

另外,如果劳动者患有职业病或因工受伤,经鉴定确认其部分劳动能力丧失,且雇主依照规定向其支付了伤残就业补助金,那么该劳动合同同样可以终止。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有什么

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如下: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法律规定应如何操作”,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