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前置程序是怎样的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前置程序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8 · 1494人看过
导读: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劳动合同纠纷诉讼前置程序是怎样的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前置程序是怎样的

一、劳动合同纠纷诉讼前置程序是什么?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前置程序是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起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合同纠纷的仲裁流程有哪些?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三、劳动合同纠纷的仲裁申请书应载明哪些基本内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劳动合同区别于一般的民事合同,所以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发生纠纷的,都应该先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实行的是一裁终局制,仲裁裁决书从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虽然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但是对仲裁裁决有争议的还可以起诉。

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劳动合同纠纷诉讼前置程序是怎样的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法律问题,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匹配专业律师在线为您提供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