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存在劳动合同法违法行为承担什么责任?

存在劳动合同法违法行为承担什么责任?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19 · 2081人看过
导读:存在不同的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条款,要承担违约责任;违反法律规定,没有将签字后的劳动合同交给员工,给员工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
存在劳动合同法违法行为承担什么责任?

一、存在劳动合同法违法行为承担什么责任?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法律上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26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有什么?

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为:

1、用人单位违反该法的可能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赔偿金

2、劳动者违反该法的,有可能被辞退或者被要求承担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的责任。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三、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计算方法是什么?

1、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6)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 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的50%)

2、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 50%)×N

3、因用人单位不订合同或合同无效赔偿金,违法解除合同赔偿金1= 应得工资收入×25%赔偿金2= 医疗费用×25%

存在劳动合同法中的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义务时,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是经济赔偿金。劳动者违反该法的规定,是可以被用人单位单方面辞退的,有时还需要承担支付违约金的责任。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