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消费权益 > 食品安全法关于异物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食品安全法关于异物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9 · 1426人看过
导读: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中发现异物,责任人将被处以至少2000元至5000元的罚款,并没收相关器具和原材料。若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或其他损失,责任人需依法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食品安全法关于异物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一、食品安全法关于异物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在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中,针对消费者食用过程中发现异物的情况,设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

最低限度需处以二千至五千元人民币不等的罚款,同时将相关器具和原材料予以没收。

若因此次事件给受害者带来人身伤害、物质损失或其他形式的损害,责任人需按照法律规定承担全面赔偿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明知从事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二、食品安全法赔偿标准是什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食品安全法关于异物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消费权益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消费权益最新文章

遇到消费权益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