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的主体

劳动合同的主体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8 · 1619人看过
导读: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劳动合同的主体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劳动合同的主体

劳动合同的主体即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与其他合同关系的主体不同:其一,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资格的公民与不具有用工权的组织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其二,劳动合同签订后,其主体之间具有行政隶属性,劳动者必须依法服从用人单位的行政管理。

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象,按照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对象包括:新招用的劳动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员。

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包括:中国境内的企业法人,个体、合伙制非法人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特殊类型经济组织,如租赁经营(生产)、承包经营(生产)的企业等等。

在工作期间用人单位都要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双方都要按照合同规定的事宜来执行,如果在履行期间用人单位做出了侵害劳动者的行为后,劳动者也是可以索要赔偿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赔偿时,劳动者也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解决纠纷以及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劳动合同的主体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对于该问题如果还有其他疑问的话,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 在集体劳动合同中的主体是分为两部分的,第一部分就是该公司或者企业等的工作人员,第二部分就是公司或者企业。它们两个都属于集体劳动合同中的主体,因为集体劳动合同就是由工作人员以及他们为之工作的企业来协商签订的一个合同。
    2024-03-18 1146次阅读
  • 2023.05.11 1123次阅读
  • 劳动合同的主体即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资格的公民与不具有用工权的组织不能签订劳动合同。
    2024-03-03 1485次阅读
  • 2023.05.13 1391次阅读
  • 主体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2024-03-18 1121次阅读
  • 2023.05.15 1136次阅读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2024-03-18 1160次阅读
  • 2023.05.23 1230次阅读
  • 劳动合同主体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主体变更是否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因其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不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2024-03-03 1355次阅读
  • 2023.05.08 1154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