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劳动法中加班工资怎么算?

劳动法中加班工资怎么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2 · 1823人看过
导读:我国的《劳动法》已经废止,按照《劳动合同法》中的规定:日常加班的按照1.5倍的薪资发放加班费、休息日加班的支付2倍的加班费、节假日加班的支付3倍的加班费。没有按照规定支付的视为违法的行为。
劳动法中加班工资怎么算?

一、《劳动法》中加班工资怎么算?

我国的《劳动法》已经废止,按照《劳动合同法》中的规定:平时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工资的150%,双休日是200%,国家法定休假日是300%。但这只是国家规定的比例,加班费发放额的关键是工资基数。对劳动者而言,加班费是一种补偿,因为其付出了过量的劳动;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支付加班费能够有效地抑制用人单位随意地延长工作时间,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加班费的相关法律规定内容是什么?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如果员工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有加班的行为出现的,单位需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支付给员工一定金额的加班费,如果没有及时的支付的或者没有足额支付的视为是构成了违法的行为,员工有权向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