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合同事务专题 > 合同效力专题 > 何时可以主张合同无效,有没有法律依据

何时可以主张合同无效,有没有法律依据

何时可以主张合同无效,有没有法律依据
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这个“法律效力”不是说合同本身是法律,而是说由于合同当事人的意志符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国家赋予当事人的意志以拘束力,要求合同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否则即依靠国家强制力,要当事人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
2024-04-01 18:00:08 已帮助2748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何时可以主张合同无效,有没有法律依据
在这篇免费的法律咨询中,律师为我们概括了合同无效的各种场景:
1.如果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者;
2.合同的意思表达不真实;
3.如果合同违反了法律法规中的强制性规范;
4.如果合同是恶意串通,损害到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首先在《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之中明文规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者所达成的合同是无效的;
其次,根据同法典的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和相对人若用虚假的意思表示来缔结合同,那么这样的合同也是无效的。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掩盖下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则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再次,《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只要是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中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便会被宣布为无效,但除非那个强制性规定不至于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成为无效。
另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将被宣告无效。
最后,在《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提到,只要行为人与相对人之间构成恶意串通并损害到他人的合法权益,那么这个民事法律行为将被宣告无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