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保密合同和保密协议的区别有什么

保密合同和保密协议的区别有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9 · 1177人看过
导读:保密合同主体多样,涉及企业间商业交易或长期合作,内容广泛,包括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通常在交易达成前签署,有效期明确。而保密协议则涉及企业与员工、供应商、客户等,主要保护特定信息或项目,通常在雇佣或合作前签署,有效期灵活。
保密合同和保密协议的区别有什么

一、保密合同保密协议的区别有什么

1.签约主体各异:

与保密协议相比,保密合同的签订主体往往是两方甚至多方的企业机构,它们通常会在达成商业交易或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前,通过签订该项保密条款以保障各自的商务秘密及其他敏感数据不被泄露。

相反,保密协议的签约主体则相对广泛,它通常涉及到企业与其员工、供应商以及客户等诸多层面的互动关系之中。

2.适用范围不尽相同:

通常情况下,保密合同所涵盖的内容要比保密协议更为广泛,涉及的不仅包括各种商业机密,更包含了各类敏感信息。

然而,保密协议的适用范围则相对集中,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特定信息或是某一特定项目不受侵犯。

3.有效期有所差异:

原则上讲,保密合同应在商业交易初步达成或者合作关系正式确立之前签署。

而保密协议的生效时间则通常在企业雇佣员工或者与供应商、客户等展开实质性合作之前。

此外,保密合同的有效期通常有明确规定,而保密协议的有效期则可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并在员工或供应商、客户等合作期间持续发挥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二、保密合同和保密协议的区别

保密合同和保密协议的区别在于:保密合同具有从属性,保密合同与劳动合同是主合同与从合同的关系。保密协议的内容既要依据法律,又不能照搬法律。因为法律规定就全局而言的,对一个具体用人单位和一个劳动者来说,有不少具体的实际情况,协议内容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应由当事人协商确定。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保密合同和保密协议的区别有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