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劳动法规定拖欠工资不能超过多久

劳动法规定拖欠工资不能超过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8 · 1945人看过
导读: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按月支付劳动者工资,逾期未支付或拖欠超过一个月则违法。但考虑到实际困难,如生产经营困难或资金短缺,用人单位可与全职员工协商,临时延迟支付日期至一个月以内。
劳动法规定拖欠工资不能超过多久

一、劳动法规定拖欠工资不能超过多久

我国现行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须按照相关法规定期向劳动者支付其工资,且应以货币的方式于当月支付完毕。

因此,法定的付款期限为每个自然月结束后的三十日之内,若用人单位逾期未达到该付款期限或拖欠超过此期限限制,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

然而,考虑到实际情况和特殊因素可能影响工资的正常发放,例如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局面、资金运转的短缺压力等等,用人单位可经过与全职员工的友好协商,临时决定将支付日期延迟至一个月份以内。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

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

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

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二、劳动法规定工资发放时间最迟什么时候

具体发工资的日期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动法规定拖欠工资不能超过多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