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法转正一个月依据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转正一个月依据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9 · 1188人看过
导读:《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三个月至一年,试用期不超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不超两个月;三年以上或无固定期限合同,不超六个月。同一岗位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属劳动合同期限,仅约定试用期的,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法转正一个月依据是什么

一、劳动合同法转正一个月依据是什么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所述,对于签订期限为三个月及以上但不足一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若是签订期限达到了一年以上,但未满三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则不能超过两个月;倘若签订的是固定期限为三年或更长且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亦不可超过六个月。

另外需注意,同一家用人单位对于在相同岗位上的同一位劳动者的试用期,最多只能约定一次。

而以完成某项特定工作任务的期限作为劳动合同期限的话,或者说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不足三个月时,则均不得再约定试用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试用期是涵盖在整个劳动合同期限以内的。

如果劳动合同中仅仅只出现了试用期相关条款,那么这个所谓的试用期限实际上就并不存在,而是该期限被直接视为劳动合同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二、劳动合同法规旷工几天解除劳动合同

旷工一般是指员工未经单位同意,无正当理由不到岗的行为,员工无端旷工可能给用人单位造成比较大的损失,特别是一些关键的岗位,又无法及时找到替代员工的,可能会给单位造成更大的损失。

对于员工旷工多久,用人单位可以将其开除,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天数,用人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自行制定规章制度进行合理规定。在实务中,通行的标准是以旷工3天作为可解雇的尺度。只要企业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员工连续旷工3天可解雇,且该规章制度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已告知员工,法院基本上会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当遵守相应的程序,内容要经过民主协商、不违反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制定后要向劳动者送达或有效公示;如果确实做不到完整的制定程序,至少应保证规章制度的内容不违法,还要依法进行了公示或送达,这样即使有些程序上的瑕疵,一般在实务中也会采信这种规章制度。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劳动合同法转正一个月依据是什么”,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