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劳务合同中的辞职违约的规定是什么?

劳务合同中的辞职违约的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5 · 1609人看过
导读: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中辞职违约的规定,指的就是在一份劳动关系中,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谁先提出违约的话,那都需要进行赔付相应的违约金,具体的违约金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劳务合同中的辞职违约的规定是什么?

一、劳务合同中的辞职违约的规定是什么?

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劳务合同时,有约定违约金的,在辞职时,应当支付违约金。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双方有约定违约金的,一方当事人在辞职时,应当向对方当事人支付违约金,一方当事人不愿意支付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辞职方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其中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二、约定违约金的方式是什么?

双方当事人在约定违约金时,有两种约定方法:

1、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一方当事人未按照合同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向对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2、双方当事人还可以约定违约金的计算方法,一方当事人未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根据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将违约金计算出来,然后就计算的结果支付违约金。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双方有约定违约金的,一方当事人在辞职时,应当向对方当事人支付违约金,一方当事人不愿意支付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辞职方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其中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综上所述,在签订劳务合同的时候,是可以在劳务合同内容当中约定一下具体的违约金条款的,比如说约定一下违约金如何来进行计算,或者是直接约定具体的违约金的金额,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之下是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