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精选解答 > 超过两年未签劳动合同还可以跟公司索赔吗

超过两年未签劳动合同还可以跟公司索赔吗

时间:2024.04.18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 阅读:924人
律师解析:
倘若您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长已逾越两年,则无法向该企业索取赔偿金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之明确规定,涉及劳动者因劳动关系引发的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期限仅有一年。
这意味着即使在一年之后,仍可依法提出劳动仲裁申请,然而以员工个人立场来看,用人单位完全可能援引仲裁时效过期为理由对此提出抗辩。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提出仲裁申请:员工应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申请仲裁的事实、理由和请求。仲裁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提出仲裁申请:员工应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申请仲裁的事实、理由和请求。仲裁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拖欠工资立案没有明确的金额门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雇主必须按月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雇主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公司未全额缴纳社保可以劳动仲裁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若贵司违反法律,未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有权提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自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损之日起计算。如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贵司务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劳动者权益,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浏览量:1064 2024-05-22
  • 员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我们应主动学习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效维权。遇劳动争议,先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公正陈述事实。无法解决时,寻求合法调解机构调解。若仍无法解决,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符合条件可向法律维权或援助中心申请援助。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妥善处理劳动争议。

    浏览量:1322 2024-05-22
  • 没有收到劳动仲裁书生效后怎么办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仲裁申请正式立案后,若4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裁决文书且未接到延长审理期限的通知,当事人有权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寻求法律救济。这一规定保障了当事人在劳动争议中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公正的裁决。若裁决过程超出规定时限且未获得延长通知,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一法律途径为劳动者和雇主提供了解决争议的明确指引,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浏览量:884 2024-05-21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异地劳动仲裁律师费是多少

    1311人阅读

    信用卡逾期90天内属正常,超期银行可诉讼。若逾期超五万元且两次催款后三个月内未全额偿还,银行可能以恶意透支控诉。达五万元即触犯刑法。法院裁定为恶意透支即构成信用卡欺诈罪,面临强制还款和刑事责任。

  • 劳动仲裁失败了,到法院上诉有可能赢吗?

    1478人阅读

    劳务派遣员工若遭非法解雇,有权获得赔偿。赔偿金额与工作时长相关。工作满一年,可获两个月工资赔偿。个人重大过失导致解雇者,无需支付赔偿。非过失解雇,员工每工作满一年,可获一个月工资补偿。确保员工权益,公正对待每位员工。

  • 劳务合同纠纷可以仲裁吗

    1068人阅读

    劳务合同纠纷能否仲裁取决于合同条款。合同中有明确仲裁条款或双方达成仲裁协议,当事人可提起仲裁。若无特别约定,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遇到类似纠纷,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团队获取精准建议。

  • 劳动仲裁劳务关系可以吗

    1395人阅读

    劳动仲裁主要用于解决劳动争议,而非确立劳务关系。劳务关系争议应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处理。劳动仲裁适用于劳动关系中的权益和责任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