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务派遣精选解答 > 劳务外包的法律规定

劳务外包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4.02.21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务派遣 阅读:1281人
律师解析:
劳务外包叫做劳务承揽,是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迅速占领市场,促进业务的快速成长的一张发展战略。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公司内部的一些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发包给相关的机构,由让机构按照企业的目标要求安排人员去完成相应的业务或工作内容。
流程:
1.开展业务咨询:了解双方公司的意向和基本情况。
2.对实际工作的各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
3.制定和提交劳务外包方案到用人单位进行审核。
4.双方对方案进行商谈,必要时进行修改完善。
5.双方同意,签订《劳务外包合同》。
6.执行实施《劳务外包合同》条款,提供好服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劳务外包叫做劳务承揽,是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迅速占领市场,促进业务的快速成长的一张发展战略。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公司内部的一些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发包给相关的机构,......

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劳务派遣不签合同有补偿的可能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务派遣中,若劳务公司未按规定签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实际用工方(雇主)负责提供劳动条件、保护及规范工作制度。超过一个月未签合同,须支付两倍工资。雇主需严格管理派遣员工,包括遵守企业规则、保密等。特殊岗位工作时间需符合国家规定。所有派遣企业须履行工伤保险义务,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浏览量:1046 2024-06-07
  • 如何认定劳务派遣合同的无效性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务派遣协议效力判断关键点:存在欺诈、威胁或违背真实意志的签订无效;用工单位借此规避法定责任,损害劳工权益的协议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规定的合同同样不具效力。

    浏览量:1297 2024-06-07
  •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与劳动者间,各自的权利义务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务派遣权益责任关键三点:1)劳务派遣企业需与劳动者签订详尽的书面合同,明确雇佣机构、派遣期限及职位;2)劳务派遣单位享有并履行用人单位权利义务;3)两者间合同应有两年以上固定期限。

    浏览量:1379 2024-06-07
周晨律师

北京太古律师事务所

周晨律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专注于劳动纠纷及合同纠纷领域,执业10余年,经验丰富,擅长处理个人及企业因劳动争议引发的经济纠纷诉讼案件,长期为个人及企业提供劳动关系管理筹划、法律文书审核等非诉法律服务解决方案。 服务内容:代理劳动争议及合同争议案件,收集整合案件证据、开庭、应诉等;起草与审查各类法律文书;为企业及个人提供劳动关系管理筹划方案及风险评估;为企业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劳动合同、保密协议、考勤制度等用工管理系统;提供企业裁员全案服务;法律培训;参与调解、谈判。

咨询该律师
  • 劳务派遣开票有哪些规定

    1407人阅读

    劳务派遣企业需根据所得劳务派遣业务收入,及时向相关机构开具正式发票,列明服务项目。若企业采用差额纳税方式,则不得为支付劳动者薪资、福利、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应提供普通发票。此规定旨在确保劳务派遣领域的财务透明与合规性,保障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 派遣员工转正通知有哪些法律要求

    1619人阅读

    关于派遣员工转正的法律要求,我国法律未作出明确规定。但根据相关法规,用人单位需严格控制派遣员工数量,不得超过用工总数的10%。至于派遣员工能否转正,主要取决于用人单位内部的政策和规定。因此,员工需了解并遵循公司政策,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制定公正、透明的转正标准和程序。

  • 劳务派遣制教师工资是多少

    1691人阅读

    劳务派遣公司支付教师的薪资待遇无固定标准,但不得低于实际工作地的最低工资。派遣教师应享有与直接管理方员工同等的薪酬和待遇,直接管理方需遵循同工同酬原则,为派遣教师与企业内同类岗位员工制定相同的工资方案。

  • 劳务派遣被用工单位退回的处理如何处理

    1606人阅读

    劳务派遣人员若因违反法规被用工单位退回,劳务派遣机构在其无工作产出期间,应依法支付薪资。具体而言,这一薪资应达到或超过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此举旨在保障劳务派遣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面临工作困境时,仍能得到基本的经济保障。这一措施有助于维护劳务派遣市场的秩序,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