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民法典当中辱骂他人怎么处理

民法典当中辱骂他人怎么处理

时间:2024.05.20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1261人
律师解析:
首要之事,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文规定,侮辱他人乃是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违法犯罪行径。
其次,如若遭受谩骂,受害方可先行向加害人提出口头警示;倘若对方对此毫不在意,受害人便有权利向当地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起诉状,指控其侵犯个人名誉权及人格尊严权,请求法庭责令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同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最后,若加害人屡次对受害人实施侮辱性言论,严重干扰到受害人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秩序,受害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经公安机关调查核实无误后,可依法对加害人采取治安处罚措施;具体的处罚标准如下:对于情节轻微者,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而对于情节较为严重者,则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辱骂他人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是诽谤他人严重行为的,损害他人的名誉,会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会受到处三年以......

名誉权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声誉、名誉、人格尊严的权利。它包括了个人的社会形象、信誉度、名声等方面的权利。 荣誉权则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荣誉、声望、地位等方面的权利......

口头侮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如果某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等,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 口头侮辱,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严重损害了......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诬陷诽谤罪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诽谤犯罪需捏造事实并传播,针对特定人,情节严重才构成;以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为侵害客体,限于自然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对侮辱、诽谤(情节严重)行为可判三年以下徒刑等,受害方可提起诉讼,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或国家利益时不受此限。网络诽谤案件,若取证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协助。

    浏览量:920 2024-06-13
  • 网络侮辱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我国法律严惩侮辱、诽谤行为,情节恶劣者面临三年以下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等。侮辱罪需达到严重程度才构成,受害人非必要时可由司法介入。网络犯罪中,受害人取证困难时,法院可请求公安协助。

    浏览量:1072 2024-06-13
  • 微信辱骂诽谤能否上法庭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网络行为须担法律责任:轻度侵权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害人可要求停止伤害、恢复名誉和赔偿。严重侮辱构成侮辱罪,受害人可诉诸司法追究刑事责任。民法典保障名誉权,禁止侮辱或诋毁他人。名誉关乎个人品行和社会评价。刑法严惩恶意侮辱、诽谤行为,情节恶劣者最高可获3年刑罚。

    浏览量:870 2024-06-13
  • 对方报警说我肇事逃逸,我能告对方诽谤吗

    1687人阅读

    "断卡"行动得到社会广泛支持,对于过去五年受罚并银行账户被禁的用户,五年后将自动解封。因行动执行严格,银行对六个月无柜台现金交易的银行卡暂停非柜台业务,如微信支付。用户需持有效身份证和银行卡到银行验证身份信息,通过后即可恢复业务。

  • 言语侮辱导致他人死亡怎么办

    1261人阅读

    言语侮辱导致他人死亡,当事人需承担法律责任。如明知对方有疾病仍恶意辱骂,或故意咒骂致人死亡,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受死刑、无期徒刑或长期徒刑等处罚。若未预知后果,虽不追究刑事责任,但需承担民事赔偿,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具体责任分配需综合考虑冲突原因、救助措施等。

  • 辱骂他人辱骂死人犯法吗

    1703人阅读

    当知悉他人有严重健康问题如心脏病时,谩骂可能引发其死亡风险,若故意谩骂导致对方死亡,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非故意情况下,是否承担刑事责任视情况而定。民事责任上,若证明谩骂与死亡有必然联系,谩骂者需承担医疗费用、丧葬费用和精神抚慰金等。若无明确关联且双方无明显过失,法院可能依据公平原则要求谩骂者承担一定赔偿责任,但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金。具体赔偿额度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侮辱罪的入刑标准是怎样的

    1214人阅读

    在我国,侮辱罪指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对此,法律规定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若情节轻微,未对社会治安和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后果,可采取文明劝诫等非刑事诉讼方式解决。